大醫院潛規則多、他忍了12年回南投開小診所…收入大減全家反對:心累不如做自己才幸運|好宅報報

在現代社會的喧囂與快節奏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返鄉,追尋那份久違的寧靜與歸屬感。本期好宅報報找到10位不同背景、不同經歷的民眾,無論是金門的民宿經營者、澎湖的美食專家,還是台東部落的餐廳老闆,甚至被動返鄉的僑生,他們都在自己的家鄉重新找到了生活意義。這10篇故事充滿了勇氣與希望,透過這些真實的經歷,看看他們如何在熟悉的土地上開創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文/Remi】學醫是一條辛苦的路程,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個高所得的行業,但實際上未開業的醫師收入雖然是中上,但卻沒有想像中的高,即便進入知名大醫院,隨之而來的高壓工作、人事競爭、醫事糾紛等等,即便社會菁英也是喘不過氣,有些人就選擇遠離大都市的是非塵囂,回鄉開間小診所,服務鄉親過上小鎮歲月靜好的小日子。

▲離開城市高壓紛擾,過著歲月靜好的優閒生活,是不少都會人的夢想。
▲離開城市高壓紛擾,過著歲月靜好的優閒生活,是不少都會人的夢想。

台北大醫院太複雜 只想單純行醫

李醫師當年苦讀考上第一志願醫學系,圓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夢想,7年後畢業進入大醫院選擇內科,從住院醫師幹起,第一份工作就在台北大醫院,讓來自 南投的李醫師有點不適應,大醫院的潛規則很多,人際關係比較複雜,內內外外都要耳聽眼觀,讓他體會到,行醫不僅僅是守好崗位看診就好。

當年報考醫學系,曾經懷抱著行醫濟世的理想,一直秉持當年的初衷,單純地想做一名醫生,做些有點貢獻的事,有個中上的收入,再圖個普世價值的好名聲;但是他真的沒料到,醫界深似海,排診、晉升、看診、糾紛等等,要面對「人」的問題,超乎他的認知,在一次事件中與主管理念明顯不合,內心十分掙扎,讓他在大醫院就職12年後,毅然決定離開大都市,回到家鄉南投開個小診所。

當初這個決定全家都不贊成,從爸媽到老婆,都勸他再忍忍,畢竟要大醫院釋出名額很有限、很競爭,一旦離開大醫院要再進去就很難,更何況南投開業的收入遠不如大都市,李醫師說,這些狀況他都理解,只是覺得心累,不想再摻和這些與專業不相干的事,單純只是這樣。

▲大醫院待遇好,升遷管道多;但病患多,工作壓力大,院內人際關係也較複雜。
▲大醫院待遇好,升遷管道多;但病患多,工作壓力大,院內人際關係也較複雜。

小鎮當醫生 I型人如魚得水

後來李醫師全家在隔年就遷回南投,過起小鎮醫生的生活,現在已經是第5年了,他很慶幸自己當年的選擇,低調生活本來是比較適合他I型人的性格,二來他這幾年不爭名利安穩度日,身心輕鬆清爽健康,可以發揮醫事專長行醫治病,心情沒有大起大落,家庭關係和諧,這是他想要的生活。

年初看到醫院的醫生同事上了新聞,捲入了藥廠的糾紛,讓他不勝唏噓很感慨,不知是同事性情改變了,還是遭人誣陷誤入陷阱。李醫師覺得這兩種狀況都有可能,他很慶幸自己早早回到小鎮,畢竟人多是非多,人情世故面面都要周到,平日每天看診面對60、70個患者已經很勞神;不看診的時間,還要耗費心力處理行政跟人事、人際關係的問題,對他來說真的是太心累。

李醫師最後說,大醫院的光環確實誘人,就像人生中很難抵擋的名與利,但要擁有這些都是有代價的;他選擇返鄉,只是單純想過簡單順心的生活,他還能有選擇的機會與空間,讓他做了回自己,已經算是幸運的了。

「歡迎回家」專題系列文章:

永和兩房月租2.8萬vs.釜山最低2萬…韓國僑生帶著兒女移居:親揭為何這裡更適長期定居|好宅報報

花3年讓財團放棄開發老家、帶妻小返鄉「農林漁牧試一輪」…靠香草活下來:盼長輩在地終老|好宅報報

板橋高店租賺不夠賠!星級飯店廚師勇敢脫北返鄉開私廚 首富指定導遊闖出一片天|好宅報報

不捨左鎮變極限村落 他無懼被嘲「當廟公」成第一位返鄉創業青年|好宅報報


Sponsored by:台灣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