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績優生 外資6月來賣多於買

上市櫃企業5月營收出爐,大者恆大的高營收企業是各界關注焦點,不過,恰逢國際資金6月以來調節力道放大,月初以來賣超577.6億元,使得累計營收前十大的巨型企業同期間僅三檔獲得外資小量買超。

今年前五個月累計營收前十強企業分別是:鴻海、台積電、廣達、和碩、緯創、文曄、仁寶、大聯大、台塑化、統一。若將外資6月以來買賣超納入考量,僅鴻海、廣達、大聯大等三檔獲得買超,且買超張數全都不到萬張;反觀國際機構法人對緯創、仁寶等調節張數均超越4萬張。

AI需求強勁已是眾所周知,除此之外,在美國與大陸等雲端服務供應商(CSP)需求回暖的帶動下,一般伺服器需求也逐步回升。台積電4、5月營收均相當亮眼,年初以來累計營收也正式突破兆元;鑑於AI、一般伺服器需求轉強,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預期,台積電本季營收將季增10.3%,毛利率則季減0.7個百分點、至52.4%,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8.83元,營收與EPS雙雙略優於市場預期。

另外,廣達6月以來在營收前十強中,是獲得國際資金買超張數最多者,來到8,567張,展望後市,法人預期,第二季後伺服器持續成長,AI伺服器為下半年至2025年成長動能。

受惠AI伺服器放量,廣達經營管理階層正向看待其伺服器營收擴張。法人表示,下一代伺服器Blackwell、GB架構的進入門檻提升,競爭狀況將減緩,訂單將更加集中,主因系統整合業務所需的營運資金與設計能力要求皆將提升;廣達已作好新AI架構之出貨準備,並可望自此成長市場取得一定市占。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央行下指導棋 鍘養地建商
倒數剩六天 內資拚作帳
2022財稅四新制 綜所稅最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