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在紅什麼?外媒評測訂餐、訂位、訂票⋯都碰壁:它是中國第二個DeepSeek時刻?
自DeepSeek於2025年初橫空出世後,中國另一AI黑馬Manus於3月6日推出預覽版,迅速在科技界掀起一股熱潮。 據觀察,Manus的官方Discord,在短短幾天內成員人數飆升至超過15.1萬人,即時在線人數也突破1.2萬人。
由於當前要使用Manus必須要有官方配發的邀請碼,導致中國二手交易平台「閒魚」上, Manus的邀請碼被炒人民幣900元左右,約為新台幣4,000元。
據Manus於官網中描述,「Manus」的命名源自拉丁語中的「手」,「是一款能將你的想法轉化為行動的通用型 AI 助手。」目前,各大媒體紛紛報導「Manus」如何改變遊戲規則,代表著AI系統將朝向完全獨立的、無需人類指導就能運作的轉變。
Manus的聯合創始人季逸超(Yichao “Peak” Ji)在X平台上轉發Manus的爆紅影片,甚至暗示Manus優於OpenAI的Deep Research和Operator等代理式工具。
Hugging Face的產品主管Victor Mustar也於X發文指出,「Manus是我嘗試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AI工具。」其甚至利用Three.JS(一個開源的JavaScript函式庫,用來在網頁中建立3D圖形),編寫一個操控飛機的遊戲。
然而,也有媒體質疑熱潮的真實性,甚至評測Manus的AI代理功能仍存侷限;而官方也回應指出 「正在修復回報的問題。」
跟DeepSeek一樣!Manus並非「從零開始」
據《TechChurch》報導,Manus的開發並非從零開始,而是結合現有和經過微調的AI模型。其開發團隊指出,Manus採用了「多模型動態調用」策略,調用多個現有的大型語言模型(如 GPT-4、Claude 3 和 Gemini),以應對不同任務需求。例如,Claude 3 用於邏輯推理,GPT-4 用於編碼任務,而 Gemini則用於綜合知識處理。
此外,Manus也支援檢索增強生成(RAG)技術,結合外部數據檢索與語言模型生成能力,並允許企業或開發者根據特定場景進行模型微調,以提升其適應性。
至於Manus的代理功能,主要源自其多代理架構(multi-agent architecture)。這是一種創新的技術設計,讓Manus能夠高效處理複雜任務並實現自主執行,一方面可將複雜任務拆解為多個可管理的子任務,並將它們分配給不同的專業子代理(sub-agents)。
這些子代理,則在各自的虛擬機環境中獨立運行,專注於特定的任務,例如資料分析、程式撰寫或網頁瀏覽等。
也因為多代理架構,讓Manus與傳統AI助手僅提供建議不同,更偏向「結果導向」,亦即可直接交付完整結果,例如生成Excel表格或發布網站等。
延伸閱讀:中國AI黑馬Manus暴紅!全球首款「通用型AI代理」厲害在哪?33歲創始人肖弘是誰?
Manus早期用戶褒貶不一
舉例來說,AI新創公司Pleias的共同創辦人亞歷山大·多里亞(Alexander Doria)在X平台發文表示,他在測試Manus時遇到了錯誤訊息和無限循環;其他X平台用戶也指出,Manus在事實性問題上會犯錯,並且無法始終如一地引用其來源,且經常遺漏容易在網路上找到的資訊。
《TechChurch》測試Manus的經驗也不太理想。例如,要求Manus「從一家評價最高的速食店訂購一份炸雞三明治」,但該要求卻過了10分鐘後導致系統崩潰;第二次嘗試時,Manus找到了一個符合條件的菜單選項,「但實際上無法完成訂購流程,甚至無法提供結帳連結。」
另一個測試是要求Manus「預訂一張從紐約到日本的機票」,情況也類似。評測指出,即使在指示清晰的情況下,例如「尋找商務艙機票、優先考慮價格CP值、可接受彈性日期」,Manus也只能提供幾個航空公司網站,以及Kayak等機票搜尋引擎的連結,其中一些連結甚至無法使用。
另外,若要求Manus預定「訂位1人步行可抵達的餐廳用餐時段」,也以失敗告終;至於社群上大熱的遊戲製作要求,要求其開發「格鬥遊戲」,也在半小時後出現錯誤。
依據《TechChurch》報導,針對Manus功能部分失靈的狀況,其發言人回應指出: 「作為一個小團隊,我們的重點是持續改進Manus,並開發真正能幫助用戶解決問題的AI代理。目前的封閉測試版的主要目標是壓力測試系統的各個部分,並找出問題。我們非常感謝大家分享的寶貴意見。」
暴紅關鍵如Clubhouse!邀請碼確保了稀缺性
Manus暴紅的一部分原因,可能與它們的邀請碼行銷方式有關。如2020年4月推出的即時語音聊天App「Clubhouse」,也是採取邀請制並僅限 iOS 用戶,營造出一種「精英俱樂部」的氛圍,激發了用戶的好奇心和「錯過恐懼症」(FOMO);然而,Clubhouse的使用量在2021年3月達到巔峰(1,000 萬活躍用戶)後,卻在同年11月已降至約94萬活躍用戶。
中國媒體迅速將Manus譽為AI的突破,甚至稱其為「國貨之光」;同時,《Forbes》也報導指出,馬努斯有望「改變一切」,打破美國在人工智慧發展領域無可爭議的領先地位的觀念。
事實上,Manus仍處於早期測試階段,該公司也聲稱仍在努力擴展運算能力,並修復回報的問題。但無論如何,Manus的確對矽谷科技巨頭們的AI提出新挑戰。
延伸閱讀:
AI工具懶人包|幫你搞定搜尋、寫作、簡報與資料整理:12款生產力工具一次收
白話科技|矽谷熱詞Vibe coding是什麼意思?NLP、神經網路⋯AI詞彙懶人包
中國AI黑馬Manus暴紅!全球首款「通用型AI代理」厲害在哪?33歲創始人肖弘是誰?
資料來源:felloai、smythos、Forbes、Techchurch
更多報導
市占率達67%!美國司法部堅持Chrome必須拆分、但AI投資是OK的,原因是什麼?
「10%政治家、90%CEO」蘋果庫克投資美國5千億美元,分析師:政治包裝的商業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