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戰力專案教育第一單元】鞏固全民心防 認清敵情威脅
文:國防部政治作戰局文宣心戰處
壹、前言
今年漢光演習實兵操演即將於7月中旬舉行,藉此驗證臺海防衛作戰戰備整備成效與磨練官兵戰技,同時強化國人憂患意識,向國際社會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司馬法.仁本》所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即是提醒唯有居安思危,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才能鞏固部隊戰力,確保國家安全。
精神戰力是國軍整體戰力重要的一環。本年度精神戰力專案教育第一單元主題「鞏固全民心防,認清敵情威脅」,目的在使全體國人與國軍官兵建立敵情警覺,鞏固有形與無形戰力。誠如蔡總統在第15任總統暨副總統就職演說指出:「一個更好的國家,必須重視國家安全。」國軍官兵承載三軍統帥勉勵與廣大國人期盼,必須戮力戰訓本務,提升戰技與自信,才能成為捍衛家園與守護民主的堅實防線。
貳、正視共軍威脅 強化危安意識
中共對我軍事壓力與日俱增,參照國防部《108年國防報告書》所楬櫫,中共迄今未放棄武力犯臺,攻臺作戰始終為其戰略目標之一,並連續4年軍事預算突破1兆人民幣,對我整體防衛作戰構成嚴峻挑戰。2019年中共國防預算編列1兆1899億人民幣,較2018年1兆1070億人民幣成長7.5%,占中共GDP比重1.26%,在全球國防支出排名僅次於美國,居亞洲第一;此項數據統計,尚不包括隱藏性軍事支出。
日前,世界各國全力防堵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延燒,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卻以「勿謂言之不預」,恐嚇警告我國,將招致沉痛代價;另方面,共軍機艦多次跨越我巴士海峽、日本宮古海峽,在臺灣周邊海、空域執行遠海長航訓練,企圖將軍事力量擴大投射到第一島鏈以外地區。此舉不僅限縮我防禦縱深,並對臺海、東海、南海周邊國家安全威脅遽增,成為區域安全不穩定因素。基此,國軍官兵必須時時保持敵情警覺,堅守戰備崗位,始能應對突發威脅,守護國家安全與民眾福祉。
參、鞏固軍民心防 建立防衛共識
中共近年不斷修正、調整對我統戰策略,滲透管道更是無孔不入。例如2018年「對臺31項措施」、2019年「對臺26項措施」等,「名為惠臺,實為利『中』」的統戰措施,藉經濟、惠民等手段,爭取我國人認同;另外製造「以民逼官」、「以商圍政」之氛圍,企圖造成我國人與政府之間的對立,達成其破壞我國人向心之最終目的。
從種種跡象顯示,中共仍未脫離以武力解決兩岸問題的狹隘思維,同時也不斷以「又打又拉」的兩手策略,對我進行針對性的文攻武嚇與滲透、破壞。全體官兵應當對現今的國際情勢、敵情威脅,具有更正確的認知與實際作為。我們相信,只要軍民能夠團結一心、鞏固心防,並全力支持國軍建軍備戰作為,凝聚保國抗敵共識,必能使敵人不敢輕啟戰端。
肆、防敵滲透破壞 確維部隊純淨
中共為獲取國家利益,無所不用其極在世界各國竊取軍事及經濟科技,已成為國際間積極防範的目標。有鑑於此,國軍官兵應落實各項保密要求,切勿給予敵人可乘之機。在資訊傳播快速的今天,「保密」相較於以往,確實更為困難。然國軍承擔守護國家安全的重任,時時刻刻都要謹言慎行;任何不經意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使部隊機密,甚至國家安全受到侵害,「一語外洩,全軍覆滅」的道理,即在於此。
所謂「謀成於密而敗於洩,三軍之事莫重於密」。對於落實軍機保密,我們已有基本素養,各項書信往來、電話通聯不談公務。值得注意的是,現今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都會下載不少應用程式,如果缺乏自律,使用手機傳遞機敏訊息,可能因此將機密外洩。國軍官兵平日就應建立保防意識,並從自身起嚴守保密紀律,對於各種可疑的餽贈、餐敘、旅遊邀訪,都要有所警覺與分辨。唯有遵循法治規範,體認洩密事件不只損及個人,更將嚴重危害國家安全,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伍、結語
中共近年持續推動軍事現代化,漸次改變臺海的戰略均勢,使我國防安全威脅更甚以往。國軍長年戮力戰訓本務,在許多國際軍事研究機構,給予很高的戰力評價。由於臺海作戰空域有限,守勢作戰擁有戰力、火力集中運用等優勢;再者,我們長期致力於戰場經營,平戰運作機制轉換快速,中共妄圖武統絕非易事,更是我們克敵制勝的基石。
面對兩岸情勢變化,中共從未放棄謀我之心,對我文攻武嚇未見和緩之際,我全體軍民必須保持敵情警覺,防敵統戰與滲透分化。只要我們強化國防、鞏固心防,就能讓中共不敢輕越雷池一步,達成總統期勉國軍「為兩岸和平穩定做出最大的努力,也為區域安全做出更具體的貢獻」,有效維護臺海與區域和平穩定。
蔡總統發表第15任總統就職演說時,強調在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及民主深化等4大面向,持續超前部署,帶領臺灣迎向未來。(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