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生態系統 美半導體 複製台灣經驗
美國為自由經濟市場,向來缺乏國家級產業計畫,半導體領導級別的外商認為,即使美國是最大銷售市場,半導體生態系建立十分困難。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指出,華府尋求業者加強美國在全球半導體製造中的地位,未來四年對美國工業政策至關重要,川普政府為美國半導體設計和製造生產重新奠基,決策者和產業專家需合作制定一項全面的計畫,促進美國強大的半導體生態系統。
哈德遜研究所於美國時間28日舉辦「在川普執政下,打造永續且成功的半導體生態系」座談,這場座談是在台積電擴大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後,高階主管首度在智庫發聲,以外商身分持續在美國布局。
荷蘭晶片製造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日商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台積電、聯發科等台灣企業由美國高階主管與會。
發起人暨主持人許毓仁為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透過圓桌對話討論在川普2.0時代的挑戰和因應之道,同時納入日本、台灣、韓國等區域盟友的角色,最終將發表戰略報告。
台積電主力設備商之一的東京威力代表Paul Treadgold指出,對圍繞著美國的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感到樂觀,聯邦政府研發上花的每一美元,會使美國GDP成長16.50美元,「這是他最喜歡的統計數據之一」,半導體產業準備實現這項強大的合作夥伴行動,複製台積電日本熊本廠的夥伴經驗。
許毓仁介紹台灣半導體生態系統成功的背景,強調「所有並非一夕之間出現」,興建一家晶圓廠不像開一家珍珠奶茶店,台灣花了30年才建立起半導體生態系統,過程中需要許多設備製造業、IC設計業的參與。他建議,美國政府若想快速複製,應先盤點目前還需彌補哪些最大的結構性差距。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央行下指導棋 鍘養地建商
工商社論》論海外就業劇減二十多萬人的迷思
工商界關切能源政策 劉德音喊話 超前部署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