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衝擊!主計總處估今年GDP恐不保2

主計長陳淑姿明日(10)將赴立法院備詢,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實施,對我國股匯市、經濟成長、物價、房市等項所造成之衝擊與因應措施」提出專題報告,今(9)傍晚書面報告率先出爐,內容指出,若川普關稅政策一旦落實,初估對2025年經濟成長影響約0.5至1.5個百分點,不僅「保3」無望,甚至可能跌破2%。

延伸閱讀:台股跌破萬八!國安基金點火失利...12檔護盤概念股全數收跌

主計總處預測113年第4季經濟成長1.72%(較8月預測上修0.60個百分點),全年經濟成長4.27%(上修0.37個百分點)。圖/記者馮萱榕攝
川普關稅衝擊,主計處最新報告下修今年GDP一個百分點到2.14%。圖/記者馮萱榕攝

主計總處書面報告指出,川普於4月2日表示,自4月5日起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並自4月9日起針對部分「對美貿易失衡、具貿易障礙」的國家,實施額外對等關稅。其中,台灣因對美出口規模大、出超金額高,被列入加徵32%關稅名單,美方同時呼籲各國勿採報復性行動,應優先透過協商解決貿易失衡問題。

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對美出口快速成長,出口金額自2018年約395億美元,增至2024年達1,114億美元,占總出口比重由11.8%提高至23.4%。其中,以資通訊與電子零組件為大宗,兩類合計占比自3成提升至近7成,反映美中貿易戰後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美國企業對我國半導體與高階製造能力的倚賴。

隨之而來的,是我國對美貿易順差顯著擴大。根據美國普查局資料,台灣在2024年成為美國第六大貿易入超國,順差金額高達739億美元,較2018年成長近4倍。報告強調,此一現象主要來自美企積極布局AI應用、提高對高階台製電子產品需求,若高關稅上路,除將推升美國企業採購成本,亦將衝擊我國相關供應鏈。

主計總處初步研判,若川普政策如期執行,勢將牽動全球經濟成長。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預估,全球2025年經濟成長率將由原本的2.6%下調至2%以下,美國、中國、日本與歐盟等主要經濟體亦同步下修。在全球需求走弱情況下,台灣出口動能受阻,進而壓抑投資與內需,初估對我國今年經濟成長影響約0.5至1.5個百分點(原2月時預測今年成長3.14%)。

面對潛在衝擊,政府已於4月6日做出回應,表示不採取關稅報復手段,並提出五大因應策略,包括:一、積極與美方協商(目前美方已收到交涉文件);二、對受衝擊產業提供支持方案,行政院規畫編列880億元特別預算;三、提出中長期經濟轉型與發展計畫;四、強化台廠對美布局能量;五、廣泛傾聽產業界聲音,協助企業因應。

在物價方面,報告指出,高關稅雖可能短期抑制經濟活動,但同時也帶動全球原物料價格下跌,有助緩解通膨壓力。舉例來說,OPEC油價自4月2日的每桶77.4美元下滑至4月7日的66.3美元,跌幅達14.3%,銅、鎳、錫等基本金屬也普遍下跌約一成。研判今年CPI漲幅將低於2月預測之1.94%。

不過,主計總處也表示,若全球供應鏈因高關稅引發斷鏈風險,恐導致廠商生產成本反彈、終端價格上升,進而加劇物價波動,長期而言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須持續觀察後續發展。

報告指出,川普政策對全球經貿活動影響深遠,台灣作為高度外貿依賴國家,難以置身事外。未來將持續密切關注美方後續動向、各國政策回應,以及台美協商進展,同時參考國際預測機構更新資訊,納入5月下旬即將公布之經濟預測修正報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