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ECFA減讓沒了 機械業銷陸 年蒸發逾億美元

【時報-台北電】大陸商務部15日起中止134項ECFA早收清單零關稅優惠,台灣機械工業公會推估,台灣機械設備年出口值將因此減少1.1億~1.4億美元,在大陸市占下滑4%~5%。

機械公會祕書長許文通受訪時表示,機械業近年分散出口市場,2023年銷大陸出口比重從2021年30.9%降至23.5%,機械公會依2023年機械類產品適用ECFA早收清單零關稅銷大陸出口金額28億美元,一旦銷大陸產品關稅由零恢復到5%~10%,預估原受惠的台灣相關設備市占下滑,且出口值估年減1.1億~1.4億美元,約占總體機械出口值0.5%;台廠在大陸市占率持續衰退,受影響金額恐持續擴大。

經濟部日前曾邀石化、紡織、機械,以及鋼鐵四大產業八大公會開會,機械公會表達大陸中止ECFA,雖然對整體機械產業影響有限,但對個別公司出口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好比動力傳動件製造業者與空油壓零件製造業者,面臨更大的出口競爭壓力,建議政府提供其個別的輔導或補助資源。

此外,近期日、韓等鄰國幣值貶幅遠大於新台幣;業者布局大陸以外市場,因台灣未加入RCEP、CPTPP等區域組織協定,深受關稅及匯率影響,如今ECFA早收清單中機械項目大部分又被中止,都讓台灣機械業出口將面臨更大壓力,建議政府讓新台幣貶幅貼近日韓等競爭對手國貨幣,台灣也應盡快加入區域經濟組織,否則業者將只能被迫往海外設廠因應。

業界並建議,政府除協助拓展外銷分散市場,也應積極擴大內需市場需求,對製造業汰換高效節能設備,提供優惠補助。

另有不具名業者指出,工具機無法外銷俄羅斯,銷土耳其也有層層關卡,新台幣貶輸日圓、韓元及人民幣等等,對機械業來說是雪上加霜。生產規模不夠大的企業,得不到政府奧援,放無薪假廠商家數恐遽增,還可能出現一波退場潮。(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沈美幸/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