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海運喜 非中供應鏈出貨潮報到
【時報-台北電】美國推遲對等關稅90天,唯獨對中國大陸關稅累計增至125%,對此,船貨雙方終於能喘口氣,海運界預估多了90天的緩衝期,其他「非中」國家的供應鏈將陸續恢復出貨,支撐美國線運價,10日已可見東南亞出貨增加。海運一哥地中海航運(MSC)已通知貨代業者,目前亞洲到美國線運價將延至4月底。
貨代業者透露,4月初船公司喊漲雖沒漲足,但可望因為這段緩衝期出貨獲得支撐,目前亞洲到美西每40呎櫃運價約2,200~2,400美元,到美東每40呎櫃運價約3,200~3,400美元;中國受限高關稅持續觀望,運價將會往下修正。
針對川普對等關稅踩剎車,業界有一派樂觀者認為,貨櫃海運可望迎一波出貨,有可能第二季淡季變旺;但保守者認為,川普不確定性高,客戶會謹慎出貨,關稅實施前已搶運一波,若評估在美國庫存不夠,會趕快出貨,否則仍需持續觀望。根據外電報導,川普暗示,雖然目前暫停部分關稅,未來關稅依然會是談判重要籌碼。
至於運價會不會跟著水漲船高,陽明海運前董座謝志堅強調,要看船舶能不能裝滿,目前中國出口至美國占比仍高達4、5成,大陸出口將被課徵高達125%關稅,除非是毛利高的貨或民生必需品,能夠承擔高額關稅,貨櫃輪少了中國大陸出口貨,可能裝不滿,除非中國貨大量經由東南亞等所謂洗產地國家出口,只要船舶裝滿,就有可能推動運價。
海運界研判,中美關稅博弈可能拉長時間,許多大廠客戶會選擇第三地出貨,像是台灣及東南亞。
同時船公司因應中國貨減少,據悉將實施空班、併班、滑班等措施,減少艙位供給。(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邱莉玲/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