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市場走出谷底 巨大、美利達同聲 景氣回溫了

巨大集團董事長劉湧昌(右)期待三年內營收挑戰千億大關,左為巨大執行長劉素娟。圖/曾麗芳
巨大集團董事長劉湧昌(右)期待三年內營收挑戰千億大關,左為巨大執行長劉素娟。圖/曾麗芳

2025台北國際自行車展26日登場,自行車雙雄首度在展場舉辦法說會,吸引大批法人到場關切。巨大集團董事長劉湧昌樂觀表示,歐美市場已走出谷底,上半年訂單年增兩位數,且應收帳款也已正常化,加上越南廠、匈牙利廠投資效益放大,期待三年內營收目標挑戰千億大關。

美利達集團董事長曾崧柱指出,去年美利達本業賺30億元,是因認列業外轉投資虧損,獲利才會被吃掉。隨產業景氣回溫,今年美利達本業獲利力拚持穩。

「歐美市場已從谷底走出來、看到隧道後面的那道光」,劉湧昌表示,從近幾個月訂單回饋就能看出景氣回溫,巨大在歐、美兩大代工客戶訂單成長兩位數。他說,過去巨大的挑戰是庫存去化,現在是要想辦法提高訂單、降低成本、提升利潤,「去年代工訂單一砍就是6成,現在年增兩位數,還有很多代工新訂單正在洽談,一切都往良性發展。」

至於大陸市場,劉湧昌表示,大陸市場去年總銷量230萬台,今年即使衰退也還有200萬台、量還是很大。全球三大市場都朝良性發展,第一季雖是傳統淡季,巨大卻是淡季不淡,前二月合併營收101.09億元、年增13%。

劉湧昌表示,巨大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營收占比從30%降到22.5%,主因是歐盟市場受到俄烏戰爭、通膨、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等影響,造成終端消費市場欲振乏力,客戶下單保守。他強調,全球政經變數仍多,希望俄烏戰爭結束,未來將好好發揮越南廠和匈牙利廠的效益。

劉湧昌說,未來巨大集團的成長引擎在越南廠、匈牙利廠的訂單增加,及商業模式的調整;巨大正在努力開發日本市場,早年日本一年有1,000萬台自行車的量能,單單進口量就達800萬台,巨大去年在日本銷售約7萬台,還有很大成長空間。

對於美國總統川普加徵關稅議題,劉湧昌笑稱業界彷彿得了「川普憂鬱症」,更擔心越南成為川普對等關稅名單之一。他直言,美國設廠成本太高,現階段先做好越南廠、匈牙利廠。劉湧昌觀察美越兩國政府互動,認為川普有機會對自行車關稅網開一面,「巨大在越南設廠就是為了布局美國市場,只要關稅不要太離譜,巨大未來五年不會考慮在越南以外設廠。」

巨大執行長劉素娟補充,自行車產業非常特殊,需仰賴強大的產業聚落,台灣自行車產業成功也是因為聚落團結,自行車建廠一定要有好的供應鏈,想讓產業聚落快速移轉「不可能」!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全台73個行政區 房價年漲逾一成
新唐調漲MCU 明年Q1不看淡
16檔泛綠能概念股 潛力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