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國家遭中國經濟拖累程度不一

【財訊快報/蘇彬貴】過去長達20年的歲月以來,中國的經濟氣勢如日中天,持續性高度成長,讓許多鄰近的亞洲國家受益無窮,並因此與之與日俱增地更加緊密連結在一起。台灣的商人持續投入中國,樂此不疲。如今,身為全球次大經濟體的中國陷入持續性低迷,上述的這些地方於是也跟著頭殼抱著燒。今年的前8個月,當地房地產的投資萎縮了近8.8%的幅度;另外,今年的前8個月,累計中國的進口數量,較去年同期也減少了7.3%。儘管由最新發表的數據來看,情況似乎有所穩定,目前中國的經濟景氣,確實還是相當的低落。



台韓受挫嚴重

受此衝擊,今年的前7個月,台灣外銷至香港與中國兩地的總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的幅度,就高達了28%左右。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的估計,台灣有近10%幅度的GDP(國內生產毛額),必須仰賴著中國的消費與投資。

在南韓方面,8月份其對中國的出口,較去年同期亦萎縮了近20%;累計今年的前8個月,較去年同期萎縮的幅度,更高達近25%–單月份萎縮的最高幅度,還超越了30%。半導體(semiconductor),以及汽車零組件等的相關產業,受到的打擊相當嚴重。

為此,南韓政府還不惜祭出了可觀的挽救措施:除了原來已經有的減稅等措施之外,今年的9月4日,南韓政府趕緊又進一步宣布,將祭出規模達181兆韓元(won)–相當於高達4兆3000億元的新台幣的融資,來協助當地的外銷廠商。

根據「經濟學人資訊中心」(EIU)的預估,今年南韓與台灣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僅能分別達到1.3%,及0.8%的水準。



印尼盾逆勢漲

不過,也並非所有的亞洲國家,受到衝擊的程度都如此嚴重;根據研究機構Gavekal Research的指出,這些國家包括:印度、印尼,以及菲律賓等地,因為這些經濟體與中國的關聯性,相對並沒有那麼的高;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這些地方的製造業,相對並沒有那麼的發達。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再貶值了達近5.5%的幅度;並且,在9月8日的時候,還以1美元兌7.3449人民幣的水準,創下了過去15年又8個半月以來的最低水準。然而,今年來印尼盾(Indonesian rupiah)兌美元,還曾經處在升值的狀態,並未受到人民幣匯率走疲的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