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低!我金融業對中國大陸曝險正式跌破兆元大關 年減逾11%
中國大陸經濟下行,我金融業審慎「收傘」。金管會今(25)日公布,2024年12月底我國金融三業(包括銀行保險及證期投顧)總計對中國大陸曝險總額正式跌破1兆元大關,年減11.74%。其中銀行曝險再跌破9千億元關卡,只剩8516億元,占淨值比下探18.4%,創有統計來新低紀錄。
金管會今天公布金融三業對中國曝險概況,截至2024年底止,本國銀行、保險業及證券期貨投信投顧業對中國曝險,從2023年的1兆513億元降到9279.2億元,年減1234億元或11.74%,連二年都縮水11%以上。
其中,本國銀行繼2023年對中國曝險總額正式跌破兆元大關以來,再度減逾千億元,從9610億元降到8516億元,占上年度決算後淨值比重,亦從22.7%,下探到18.4%,少了4.2個百分點,創下金管會自2013年第3季對外公布統計起、共46季新低。
國銀對中國曝險,包括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對中國大陸投資減少134億元、授信減少161億元,加計授信後合計減少1094億元、11.38 %。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國銀對陸曝險持續減少,主要是因銀行關注中國大陸經濟趨緩、債務與房地產風險增加,因此持審慎保守的態度。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我國券商對中國大陸曝險到去年底為89.36億元,9年減少10.62 億元,期貨業曝險0.95億元,亦少了1.56億元。投信投顧業 維持曝險26.89億元不變。整體曝險減少12.18億元,曝險部位占淨值1.44% 前一年同期為1.76%。
保險業對中國大陸曝險方面,有價證券投資共646億元,產險業沒有投資。占整體保險可運用資金比重約0.19 %,若較774億元比較減少128億元、17%。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不管是金額或占比也好,都持續下降,原因與中國大陸政治情勢與地緣政治升高,審慎管理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