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川普戰略加密儲備 新金融秩序起點?

自川普宣布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後,標誌著比特幣正從「避險資產」轉向「戰略資產」。這一變化不僅可能影響美國的國際金融地位,也將對全球央行的儲備政策產生連鎖反應。過去,美元和黃金一直是各國央行的主要儲備資產,但隨著比特幣被美國納入戰略儲備,其他國家可能被迫跟進,以維持金融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政府的「戰略加密儲備」並非透過購買比特幣建立,而是選擇將過去 FBI、執法單位等沒收的不法比特幣,從原本的拍賣處置改為納入國家儲備。這項決策顯示,美國政府不願再以低價拋售比特幣,避免重蹈過去損失國庫資產的覆轍。

這一舉動帶來兩層影響:首先,全球最強大的經濟體正式承認比特幣作為國家級儲備資產,強化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其次,這些被鎖定的比特幣不再流入市場,意味著市場流動籌碼進一步減少,理論上應該對比特幣價格形成支撐。然而市場對此消息的反應卻異常冷淡,顯示仍在觀望美國未來的具體政策走向。

川普新政府大幅鬆綁了過去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政策打壓,顯示其希望在新金融領域取得更多話語權,藉此延續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與目前各國正在收斂加密貨幣的監管方向不同,美國反其到而行,透過放寬監管與政策支持,美國有機會鞏固其在區塊鏈與數位資產領域的競爭優勢,讓加密市場與傳統金融體系形成更緊密的聯繫。

如果監管環境轉向更具包容性的框架,美國或將吸引更多國際資本與創新企業進駐,進一步提升美元在全球數位金融體系中的影響力。

川普的戰略加密儲備政策無疑是加密貨幣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其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這一政策可能會推動比特幣進一步成為全球金融體系中的核心資產,但同時也帶來了監管與市場波動的風險。在這樣的時代變革中,政策制定者需要保持高度敏銳,以因應快速變化的金融環境。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當沖降稅三讀 台股添火力
明年Q4龍潭廠正式啟動
iPhone組裝將倍增 立訊大擴廠 叫陣鴻海、和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