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難臨頭產業盼碳費緩徵 彭啟明認為影響有限:早點做、而不是規避費用

美國對等關稅大難臨頭,鋼鐵扣件業者聲聲盼環境部碳費暫緩徵收,環境部長彭啓明14日表示,初估台灣最大鋼鐵公司中鋼年繳3.6億元碳費,對價格影響程度不大。他並重申,減碳是長期趨勢,掌握趨勢才有綠色競爭力,而不是規避所有費用,建議業者「早一點做、早一點轉型轉骨」,未來也會爭取預算輔導。

府院下鄉期間,鋼鐵、扣件業者紛紛提出希望碳費緩徵,彭啟明說明,以台灣最大鋼鐵公司中鋼為例,按其去年營收3,600億元、並依2022年1,790萬噸的排碳量推估,由於屬於高碳洩漏產業、且中鋼有提出自主減碳目標,因此碳費費率適用100元,估算中鋼一年要繳碳費約3.6億元,在整體營收占比非常低,相比國際的碳稅費約占營收4至5%左右,應不至於影響到中鋼的產品價格。

至於扣件業者中,目前符合納管繳納碳費、超過2.5萬噸門檻的業者只有一家,而且該業者排碳量僅微幅超過2.5萬噸一點點,初估一年僅需繳納18萬元的碳費。彭啓明認為,建議該業者可稍微節電,或許就有機會不用繳交碳費。

彭啓明強調,減碳是長期趨勢,碳定價是全世界的潮流,台灣要掌握趨勢轉型,才能擁有綠色競爭力,而台灣好不容易推動碳有價制度,且目前業者所需繳納之碳費在整體產業的經營占比非常小,後續預計還是會如期進行。

同時,彭啟明也承諾會積極爭取相關預算來加強輔導產業,將會從協助企業培養綠色競爭力的角度進行,協助業者加快減碳的速度,能夠節電減碳越多、就能繳得越少,「早一點轉型、早一點轉骨」,而不是用規避所有的費用。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快訊》145%對中關稅突襲 道瓊跌逾千點 台積電ADR重挫5.5%
退休最害怕的事…股災時賣股籌錢 存股族3招「活下去」
美宣布課稅32%又喊停 全球扣件「怎出貨」螺絲工廠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