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4樓以下老公寓不用太擔心?頂樓無邊際泳池、空中花園...結構技師揭2大危險公設「災難電影前兆」

假使你家屋齡20、30年,不必太擔心,耐震設計對4樓以上的房屋較有功效,4樓以下,差別不大,只要結構良好,裝修時沒有打牆毀梁,老房子未必不耐震!

  1. 公寓地震安全嗎?為什麼4樓以下的老公寓反而不用太擔心?

  2. 平房、透天厝、公寓、大樓...哪些房屋類型最需要耐震設計?

  3. 買中古屋時,如何從結構、屋齡、外觀等方面判斷房屋的耐震程度?

  4. 頂樓游泳池和空中花園的隱藏危險是什麼?哪種公設反而可以增強耐震能力?

▲台灣位處地震帶,買房子時,選擇有地下室的,比沒地下室的,耐震力更好;全面地下室,又比部分地下室基礎穩固。示意圖/Getty
▲台灣位處地震帶,買房子時,選擇有地下室的,比沒地下室的,耐震力更好;全面地下室,又比部分地下室基礎穩固。示意圖/Getty (Allan Baxter via Getty Images)

【文 / 曾慶正、張惠如】有些人喜歡住高樓大廈,有些人偏好獨棟透天厝,而更大多數人是住在公寓。樓層高度不一的平房、透天厝、公寓、大樓,當然各有不同的優缺點。

可是,處在地震如此頻繁的台灣,你住的房子,當初蓋的時候,有沒有做耐震設計呢?這可是購屋換屋時,一般人應考慮卻較少考慮的重要問題。

您住的房子有沒有耐震設計?

早期蓋房子,因法規對結構設計的要求並不嚴格,所以較缺乏耐震設計。

民國72年以後,建築技術規則規定,房屋建築需要耐震設計,但是建商確實做到的很少。

直到民國80年,台北市政府率先依建築法,要求建築物除5層樓以下之非供公眾使用者以外,其餘建築物均須由結構專業技師設計,此後各縣市政府陸續依法行事,關係到建築物結構安全的耐震設計,才漸漸被普遍運用。

所謂耐震設計,就是依據房屋的使用壽命( 統計學上的回歸期為475年),以發生機率超過10%的地震等級,來設計房屋的耐震度,確保當房屋遇到比所設計承受的震級還強的地震時,假使會龜裂、損壞,也不會在瞬間倒塌,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以減輕生命財產的損失,這就是耐震設計的最主要精神。

4樓以下老公寓反而不用太擔心地震?「這種房子」倒塌風險高

對於地處頻繁地震帶的台灣來說,耐震設計關係到房屋耐受地震時的行為,好比護身符一樣,是相當重要的結構要素。

遺憾的是,屋齡25年以上的房子,耐震設計往往不足,而且平房又比高樓嚴重。

假使你家屋齡已有2、30年,倒也不必太擔心,耐震設計對4樓以上的房屋較有功效,4樓以下,差別不大,只要結構良好,裝修時沒有打牆毀梁,老房子未必不耐震,相反地,它聳立地面,經歷多次大小地震而無損壞,等於通過多次「地震考試」,比起未經任何震度測驗的新成屋,更增添幾分安全保證。

不過以前曾經有損害紀錄的房子就應該特別注意,要找結構技師為您的房子作安全檢查並採取必要的措施。

許多在地震中倒塌的房屋,通常過去早有損害的現象發生,可惜未做適當的處理才導致坍塌的後果。瞭解房屋是否有損害的紀錄?查看外觀是否有整修過的痕跡?是買成屋時的重要功課。

總體來說,早期樓層高的中古大廈,施工謹慎,注重結構系統;而5樓以下的中古公寓,有時根本沒有做房屋結構設計就蓋起來了。而且樓層高的房屋對軟弱土層而言,基礎開挖深,抗震力比低樓房來的好。

還有,買房子時,選擇有地下室的,比沒地下室的,耐震力更好;全面地下室,又比部分地下室基礎穩固。

令人膽顫心驚的公設一:要命的頂樓游泳池

我曾經任職台灣省住都局,勘查過無數工安事件,至今仍縈繞我心頭無法忘懷的,莫過於民國72年發生的豐原高中禮堂倒塌事件,26個年輕的生命,在應該保護他們的校園無端葬送了,大好前程畫下休止符,還有比這個更讓人心痛的嗎?

雖然已經過了20幾個年頭,當年災後現場我仍歷歷在目。好好的高中禮堂怎麼會倒塌呢?禍首正出在頂樓加蓋,而且加蓋所負荷的就是「水」,這正是我所說的頂樓加蓋大型遊泳池或觀賞魚池很危險的原因。

當年豐原高中蓋禮堂時,為了怕太陽直曬頂樓樓板,室內空間悶熱,學生參加活動會不舒服,特地找了一家專做屋頂隔熱工程的承包商,包商使用了一種在屋頂「蓄水隔熱」的辦法:禮堂頂上砌一道小圍牆,牆內加水灌滿整個頂樓,以隔開太陽直曬的熱源。

辦法看起來很不錯,但是承包商本身缺乏結構專業,又沒有請教結構技師,精算禮堂屋頂是否能承載水重,悲劇發生那天,正好下起大雨,禮堂內因新生訓練坐了滿滿的師生,屋頂整個塌陷,拉扯梁柱傾倒斷裂,傷亡慘重,26人死亡,80多人重傷,可以避免的悲劇,卻因人為疏失而上演,豈不悲哉?

老子說:「上善莫水。」水,看起來無形無色,其實非常的重。每10公分的水,每平方公尺是100公斤;一千平方公尺(約300坪)就重達10萬公斤,相當於100噸!驚人吧。建一個30公分高的小水池放在屋頂上,等於頭上多頂了一個300噸重的大水桶。

豐原高中禮堂原始建材是用輕鋼架蓋成的,屋頂的活載重設計每平方公尺約只有60~80公斤,最多也只能載重100公斤而已,卻頂上這個超出原始結構設計好幾倍的重量,有如「泰山壓頂」,禮堂屋頂鋼架承受不住,當然會垮下來。

屋頂看起來很空曠,不善加利用好像很浪費,其實是逃生避難空間,擅自附加太多設計,對建築物本身結構並無好處。尤其當屋頂承載太多的土、與水時,既容易孳生蚊蟲,漏水機會也大。種植大片草皮時,還需另外做排水溝及擋土牆,否則土壤流失會堵住排水口,下面住戶可就遭殃了。

外國電影中曾看過美麗模特兒在頂樓游泳池畔曬太陽,好一幅賞心悅目的畫面,在我眼中卻像是災難電影的前兆──即使原始設計已考慮水的載重,但時日一久,難保不出問題!

為防止漏水,游泳池的池殼、底板、牆等,都要做得很厚,本身重量就不輕,再加上水的重量,一旦有些地震造成的輕微隙縫,肯定會漏水。豪宅的公共設施若有所謂的「空中溫泉游泳池」,看起來很棒的賣點,日後都是噩夢,防水工程絕對是大考驗,非常危險!

所以預售屋的游泳池設備,設在地下室比一樓好,一樓又比屋頂好。不過一樓的游泳池又有室內室外之分喔!若設在一樓室內,牆量會減少,變成開放空間,房子的結構安全度會減低;室外就沒有這種問題。而地下室的梁柱系統可吸收地震力,是游泳池的最佳地點,提供做為買房子的參考。

令人膽顫心驚的公設二:危險的空中景觀花園

都市叢林缺少綠地,有人喜歡在屋頂種花蒔草,開闢「空中花園」,增加綠意。好比已故大企業家王永慶的母親王詹樣女士,生前便把住家大樓頂樓闢成菜園種菜養生。

這種雅興固然能夠怡情養性,但是先決條件是:房屋的原始結構設計,已經把屋頂活載重的重量一併考慮進去,否則土壤的重量是十分驚人的,會把樓層壓壞。

一般來說,每10公分厚的土壤,每平方公尺的重量大約是200公斤,1公尺厚的土壤就達2噸重了。而花草、矮樹叢想要種得活,至少需要2、30公分的土壤厚度才夠。

若種植高與人齊的樹種,土壤厚度更需5、60公分。假設整片屋頂都闢建成景觀花園,建築物所承載的土壤重量豈不是相當可觀?!每平方公尺可能有高達1噸的荷重。

依據現行建築法規規定,住宅室內載重設計是每平方公尺200公斤,屋頂則比室內少50公斤,只需150公斤。為了安全起見,我所承接的設計案,屋頂活載重皆設計為500公斤。因為事前增加設計載重,多出的材料費用相當有限,但是建築物卻可承受「空中花園」的負荷,維持房屋正常結構。

許多老房子的屋頂活載重設計多半只有100~150公斤左右,要負擔一片山水花園,實在好辛苦,所以買到頂樓有空中花園的中古屋時,別高興太早,要仔細勘查梁柱有無斜裂縫,樓板、窗沿是否滲水等等結構警訊。

除了開闢綠地,屋頂上常見的用途,還有加蓋假山假水、做小魚池等。雖然有水層隔開,能夠減少日曬的悶熱感,但是卻隱藏著極大的危險性。

作者簡介_曾慶正

從事房屋結構分析設計、監造、評估、鑑定等相關工作達三十餘年,因責任感驅使,並恐傷害無辜,對於自己及員工之專業工作態度要求甚高,於業界譽有口碑,屢受邀至各公私立大學演講。多年來除辦理許多超高層房屋結構設計之外,亦承辦過許多特殊工程失誤與損害糾紛之鑑定案件,更於阪神地震後四度赴災區,探究災損原因、應變及修復補強措施及災後重建成果等之系列考察,瑞里地震及九二一震災也親赴嘉義、南投、台中、斗六及台北各處災區協助救災並勘查災損原因,是一位理論與實務兼具的結構工程技師。

曾經擔任結構技師公會之鑑定委員會委員、特殊結構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並曾任高雄市結構技師公會 理事長之職。目前擔任中華民國結構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理事長、中華台北亞太工程師(APEC)監督委員會 委員、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技師懲戒委員會委員,並為曾慶正結構技師事務所之負責人。著有暢銷書《這樣買房子最安全》。

張惠如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曾任職救國團、三信商事、台灣新生報記者、中華日報兒童版特約記者。愛好文字書寫。現為自由撰稿者,著有《老屋塑身》、《省錢致富95招》、《這樣買房子最安全》等,作品散見各報章雜誌。

☆本圖文摘自健行出版社《你的房子結構安全嗎?︰地震不用怕!專業技師教你安心購屋100問(增訂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