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汐止幼童餵藥案是烏龍 衛福部拗不過才公布

【時報-台北電】新北市汐止某幼兒園幼童餵藥案最新質譜儀檢驗結果,本報18日獨家報導是陰性。原來該報告遭擱置1天,因輿論譁然,衛福部昨天下午才急轉彎宣布是「未檢出」。且另有4名先前尿液驗出巴比妥類的幼兒也至北榮經3種方法擴大檢驗,亦確定未檢出。有學者直言,這可能是一齣烏龍案,事件應該可以落幕了。

先前4童驗出巴比妥類 北榮確定未檢出

衛福部日前公布汐止某幼兒園1幼童尿液測試的苯二氮平類(BZD)低於閾值200奈克(ng/mL)(10億分之1克),是陰性;卻因為有20、29奈克的「數值」,被疑是管制藥物殘留,因此由衛福部委託北榮以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檢測,做最後確認。

昨日中午部立台北醫院原本說還未拿到正式陰性報告,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則強調是家長堅持不公布;不過,昨日下午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林慶豐又說明,該名幼童檢體16日送到北榮,17日就有初步報告,質譜儀檢驗結果是「未檢出」,意思就是「沒有」。林並強調北榮質譜儀檢測是全台最好設備,具有公正可信度。

「未檢出」是否因為時間太久?林慶豐表示,尿液代謝需要1周,毛髮代謝約3個月,「事情的發生點,坦白說不是我可以知道的」,需要司法或更多資料解讀。

為何不第一時間宣布,卻要拖到18日下午才說明?林慶豐說,因家長堅持不公開,認為小孩已剪頭髮,透過法務部要驗毛髮,案子已進入司法程序,且涉及孩子個資,不希望孩子受二度傷害。

新北決將首波陽性個案血液 送往北榮

既未取得家長同意,怎可擅自公開?林慶豐再搬出法條指《個資法》第6條第4款:「公務機關或學術研究機構基於醫療、衛生或犯罪預防之目的,且資料依其揭露方式無從識別特定之當事人」,故本次逕行公開,後續仍會持續與家長溝通。

廣告

事實上,繼1童驗出微量苯二氮平類經北榮以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檢測確定是陰性後,北榮近日有7位兒童求診,其中4位先前尿液驗出巴比妥類,經北榮以氣相層析質譜儀(GC-MS)、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LC-MS/MS)及液相層析四極柱串聯時間飛行質譜儀(LC-QTOF)等3種方法擴大檢驗後,亦確定未檢出,且無其他安眠鎮靜藥物反應。新北市也決定將幼兒園第一波驗出苯巴比妥的血液樣本,送往北榮檢驗。

台灣質譜學會理事、台大化學系副教授徐丞志說,質譜儀就是「一翻兩瞪眼」,沒有就是沒有。無罪推定是法醫學的基本訓練,最近許多網紅及政治人物拿著尿液初步篩檢結果就到處公開解讀,犯了法醫學界大忌中的大忌,且BZD是管制藥物,很難取得,根本不太可能大規模餵藥。至於一開始驗出8名學童巴比妥陽性,應是偽陽性;這8名陽性個案應是同一處檢驗室做,儀器可能未經校正。他認為這很可能是一齣烏龍案,卻花掉太多社會資源。

錯誤判讀檢驗結果 專家:事件該落幕

相關專業人士也指出,酵素免疫檢驗法初步驗出後,還需GC-MS或LC-MS/MS等特異性高的方法驗證,及以臨床藥物來綜合判定;「以初驗結果來推論,是非常危險的。」雖有部分醫師認為,檢測時已超過藥物代謝時間,推測先前的藥物濃度可能很高,但更可能是根本未使用巴比妥藥物,而過度推論,「這起案件在認清了檢驗結果是錯誤的判讀後,應該要落幕了。」

包括新北市等部分縣市提出公費檢驗,台大兒童急診科醫師曾偉杰表示,質譜儀非常靈敏,甚至是過度靈敏,小朋友手碰藥物,再把手放嘴裡都可能測到藥物。他建議,除非小孩出現症狀,才需請平時熟悉孩子狀況的醫師評估是否要驗。(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記者鄭郁蓁、魏怡嘉/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