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下跌42元收910元 前財務長:此時不買 更待何時?
台股今(31)日在權值股領跌下重挫,終場下跌906.99點,收在20695.9點,創收盤第4大跌點。台積電再創近期新低,終場下跌42元收在910元。台積電前財務長曾宗琳預估,台積電2027年每股賺80~85元,「此時不買,更待何時?」
台股今日重挫,終場下跌906.99點,收在20695.9點;台積電再創近期新低,終場下跌42元收在910元。資深媒體人林宏文今日在臉書撰文,引述台積電前財務長曾宗琳的看法。曾宗琳認為,目前所有的內外資研究報告對台積電的每股盈餘的共識是,2025在60左右,2026在70左右,曾宗琳主觀預估2027年每股賺80~85元。他的結論是:此時不買,更待何時?
至於台積電在美國生產的成本,會比台灣多高出50%?或是多3倍嗎?曾宗琳分析,一片晶圓的生產成本,單單機器設備就佔60~70%。如果把美國生產必須花費的項目加總,估計會比在台灣生產高出5~7%左右而已!隨著技術往前再推進,這個比率更會降低!
並且,為什麼台積電可以賺超過50%的毛利,而三星確要虧大錢?不在生產成本項目,而在管理能力和產出效率!曾宗琳用數字來表達,台積電一片晶圓賣10,實際生產成本是5,所以賺5。Intel的每片晶圓的生產成本可能要到8~12。
另外一個討論熱點:台積電變成美積電嗎?曾宗琳強調,永遠不會!也不可能會!台積電美國廠每兩年增加一個廠,整個1650億要執行完成,快也要8到10年,也就是2035年。台積電目前總資產約3000億美金,到2035年,可能會接近8000億到1兆美金,工程師大約20000人。所以1650億美金佔比是16~20%,台積電應該還有70%的資產在台灣,美國廠預估只有1000到1500位工程師,怎麼變成美積電?
最後的問題就是,台積電在台灣做的平平穩穩的,為什麼要自找麻煩去海外設廠生產?原因很簡單:地緣政治的改變和客戶的要求!魏哲家在總統府的記者會上重複的講了多次,「就是客戶的要求!」可惜的是很多人不相信。
曾宗琳認為,台灣2300萬的人口是撐不起有著一兆資產的台積電的!祇能去大陸以外的全世界,去尋找願意為半導體生產工作付出的優質人才了!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曾逾3千人搶讀!「63年明星私校」確定退場 清算後劇本曝光
放寬眼界有更多鑽石!8檔本土全球龍頭市值獲利比一比 達人嘆:完全不同檔次
「慘」業寒冬! 4大晶片廠接連裁員 近萬人恐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