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外資買超「歸零」警報 這群躍居避難股

【時報-台北電】中秋節前台股謹慎氣氛更加濃厚,上周指數二度下探所幸最低點止於16212點未破前低16202,第二隻腳可望現形。台股經過4個交易日未再創新低,大盤有機會反而於半年線之下開始築底,中秋之後能否扭轉頹勢向上變盤,市場都在等待。雖然技術面有轉機,但籌碼面正面臨難關,上週四(9/28)外資賣超77.2億元,為連9賣,累計9天大幅賣超1409億元,整個9月大幅賣超1659.86億元,創2004年以來統計之第八大單月賣超紀錄,更慘的是今年買超剩2億元,已在「轉賣超」的邊緣。外資空不停,投信則續挺台股,9/28買超32.8億元,寫下連41買紀錄,已創史上第二長。

上周面臨中秋長假,投信全周繼續吃貨的前十大個股有:仁寶(2324)、奇鋐(3017)、廣達(2382)、文曄(3036)、聯電(2303)、京元電(2449)、宏碁(2353)、大聯大(3702)、旺宏(2337)、兆豐金(2886)。其中,文曄、大聯大皆在外資投信買超前列,股價持續發光。

若看投信連41買超期間的個股名單有:健鼎(3044)、智邦(2345)、聯發科(2454)、廣達、聯電、矽創(8016)、聯詠(3034)、京元電子、信驊(5274)、啟碁(6285)、新普(6121)、瑞儀(6176)等,以電子股為主軸,產業別以AI伺服器供應鏈為主,搭配蘋果iPhone 15系列新機以及股價跌深且2024年營運有望轉為年增的貨櫃運龍頭長榮。

今年以來的外資買超金額幾近「清零」,投信成為台股救火隊,寫下連41買紀錄,分析師表示,投信對電子股產業訊息掌握度高,建立持股水位等待一波更大行情到來。外資方面,由於短線市場還會反應美國聯準會(Fed)升息1碼的消息,需待資金挪移潮結束後,才會見到買盤歸隊。凱基投顧認為,周四成交金額已經放大站回5日均量,中秋節後成交金額必須放大,量能擴增趨勢成型才有利於指數挑戰壓力;權值電子普遍整理,近幾個交易日相對強勢的AI概念股持續是台股止跌反彈的關鍵,操作上或可留意回檔後轉強的相關個股。(編輯:張嘉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