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交易所是怎麼運作的?槓桿可以到200倍?交易所遇駭怎麼辦?|幣圈新手村
在加密貨幣交易所裡進行加密幣的買賣,是目前最主流、流動性最好的的交易方式,無論是中心化交易所(CEX)還是去中心化交易所(DEX),都扮演連接投資者與市場的橋樑角色,加幣貨幣交易所是怎麼運作的?怎麼掛單買賣?加密幣交易所可能有哪些風險?發生過哪些嚴重的遇駭事件?如何保護自身資產,是每個幣圈玩家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帶領各位提高對加密幣交易所的認識,認識風險更能防範風險。
加密貨幣交易所是怎麼運作的?
加密貨幣交易所分為中心化交易所(CEX)與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兩種,CEX是一種中心化的管理機構,協助管理用戶資產與交易,就像我們去銀行買基金、透過證券商買股票;DEX則無需將資產託管給交易所,用戶透過智能合約進行交易,依靠自動做市商(AMM, Automated Market Maker)機制運作。
CEX的交易原理跟買賣股票的概念差不多,投資人掛單(委託交易),系統撮合最匹配的價格來成交。投資人以法定貨幣(如美元、台幣)或其他加密貨幣進行交易,也提供存取款服務。
在中心化交易所掛單,可以掛限價單、市價單等,除了現貨交易,並可進行衍生品交易如期貨合約、永續合約、槓桿、期權等。加密幣現貨市場只能做多,投資人只能持幣待漲;合約交易則可選擇做多或做空,賺到波段價差,槓桿則讓手上的資金利用更有效率,不同的交易所、幣種開放的倍數都不一樣,最小1倍,最多甚至能有 200倍槓桿。不過,高報酬的背後就是高風險 ,槓桿交易虧損的時候,也可以是200倍的損失。
DEX的交易機制就不靠掛單、撮合,自動做市商(AMM)機制透過數學公式和流動性池(Liquidity Pool)來進行交易。例如用戶今天想用以太幣(ETH)換一些穩定幣USDT ,他可以在ETH/USDT流動性池中發起兌換交易。當他輸入10個ETH兌換USDT時,流動性池內的資產比例會發生變化,並根據數學公式自動調整價格,交易完成後,換得的USDT就會直接轉入用戶的錢包。
買賣股票有開市時間限制,加密貨幣交易所則不然,運行時間為24小時/7天,因為加密貨幣沒有單一國家的監管時區,而是全球流通的資產,所以不像傳統的金融交易需要收市、清算。CEX可能會因系統維護、駭客攻擊或監管要求暫時停止交易,DEX 除非區塊鏈出問題,否則不會關閉交易。這樣的特性讓加密幣市場比傳統金融市場更加靈活,但也會讓價格波動更大,因為沒有休市時間來「冷卻市場情緒」。
延伸閱讀》加密貨幣投資有什麼風險嗎?出事了誰會負責?怎麼做能降低交易風險?一文看懂虛擬貨幣投資風險!
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風險有哪些?有被駭客攻擊過嗎?
在加密貨幣交易所雖然方便,但用戶仍面臨各種風險,主要包括交易所倒閉風險、資安風險、內部操作風險、監管風險等。
交易所倒閉風險
交易所可能因財務管理不善、不符合監管法規、遭駭後一蹶不振、創辦人詐騙或跑路等問題而關閉,導致投資人的加密幣資產受損。歷史上曾發生過幾次大型交易所倒閉的事件,如加拿大最大交易所之一QuadrigaCX,其創辦人創辦人Gerald Cotten 在印度旅行時神祕去世,據稱他是唯一掌握交易所冷錢包密碼的人,影響用戶約1.9 億美元的資金無法取出。以匿名性聞名的俄羅斯交易所BTC-e,遭指控洗錢超過 40 億美元,被美國FBI 介入調查,結果創辦人Alexander Vinnik被捕、交易所關閉。
資安風險
加密貨幣交易所是駭客攻擊的主要目標,手法包括熱錢包被駭、DEX的智能合約有漏洞、交易所有內鬼裡應外合等。歷史上重大的交易所遭駭事件有:
Mt. Gox:為2014年全球最大比特幣交易所,約85萬枚比特幣被盜。導致交易所倒閉、用戶資金被凍結,直到 2023 年才開始陸續償還部分受害者資金。
Coincheck:日本交易所在2018年被駭走價值5億美元的NEM代幣,成為史上最大熱錢包攻擊案。
Binance:熱錢包在2019年遭駭客攻擊,盜走7000 枚比特幣,後來幣安(Binance)啟動SAFU(Secure Asset Fund for Users)基金,全額補償受害者。
內部操作風險
交易所內部人員可能利用未公開資訊交易獲利,或挪用客戶資金,甚至短時間內大幅拉抬或下殺價格,導致槓桿投資人爆倉。最有名的是曾是全球前三大交易所的FTX,爆出濫用用戶資金,挪用至姊妹公司,恐慌用戶湧入FTX爭相擠兌、出金,最終爆發流動性危機,導致交易所倒閉。FTX破產事件讓以太幣暴跌近70%,比特幣也摔了60%,讓各國金融監管單位著手布局加密貨幣監管。
監管風險
加密貨幣發展尚未完全成熟,各國政府對加密幣交易所的法律規範呈現滾動式調整,新規頒布後可能影響交易所運作,甚至可能導致交易所倒閉、資產凍結、交易受限,嚴重時還會影響加密貨幣的價格。2021年,中國政府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交易與挖礦,導致幣安、火幣(Huobi)等交易所撤出中國市場。
如何防範這些加密貨幣交易所風險?
首先第一步,務必選擇合法合規的交易所!如上所述,監管風險可能會讓交易所無法營運、用戶資金被凍結,幣圈玩家最好選擇已獲得官方監管機構許可的平台,在相對安全的交易環境中進行投資。想要進一步降低監管風險,還可以分散資產、存放至多個交易所,避免過度依賴單一交易所,或是將加密資產存入冷錢包,萬一你常用的交易所受到監管影響,還是能保有部分資產的控制權。
交易所會倒閉,常常肇因於財務問題,內部資金挪用或流動性危機都會讓用戶存放的加密幣血本無歸,評估交易所的財務穩定性與透明度也很重要。投資人可以關注加密貨幣交易所是否公開資金儲備證明,也許這些數據沒有經由監管機關審查,但也是一個參考指標。
至於最讓人頭痛的駭客問題,除了建議將長期資產存在冷錢包裡,幣圈玩家還可以啟用雙重驗證(2FA),並設置提款白名單,這樣即使帳戶遭駭,駭客也不一定能拿得到裡面的資產。想提高交易隱私與安全,可以透過使用 VPN(虛擬私人網路)進入交易所,加上定期更新密碼,也避免使用與其他平台相同的密碼。為了避免被駭客「網路釣魚」,奇怪的電子郵件、假冒交易所的網站或來路不明的連結,千萬別點進去!
近年來,我們常在網路上看到有幣圈人士透過加密幣翻身致富,其實除了這些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不確定性,最大的風險往往來自於投資人自己,對投資商品不了解、沒有注意高槓桿的潛在隱憂、缺乏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的觀念,往往才是造成重大損失的關鍵。投資前做好功課,審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遵守「不投資自己不了解的標的」這條黃金法則,才能在市場中穩健前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供資訊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財務建議或買賣加密貨幣的推薦。加密貨幣市場具有高度波動性,投資風險較高,請讀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前,自行進行充分研究,並視自身財務狀況評估風險。如有需要,請諮詢專業財務顧問。Yahoo對任何讀者基於本文所採取的投資行為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加密貨幣掀起金融市場新革命!從比特幣的崛起到區塊鏈技術的創新,這場數位資產革命正顛覆傳統投資方式。從加密貨幣的基礎知識、熱門加密幣到海內外交易平台介紹、投資風險,投資新手想踏進幣圈,別錯過Yahoo財經編輯室的幣圈新手村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