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秉泓影評專欄】《聽見歌 再唱》不只是剛剛好的好看,是非常非常好看
在南投信義鄉的東埔,有一個不懂五線譜、體育專科出身的小學校長,帶領一群布農族孩子組成「原聲童聲合唱團」,他們唱歌不按照譜唱、音不一定百分百準確,甚至隨興換聲部,但這個合唱團參加比賽卻屢屢拿下全國第一。2008年,楊智麟導演把這個合唱團錄製唱片的過程拍成紀錄片《唱歌吧!》,片中除了有小朋友的天籟之音,還捕捉到他們挑戰專業錄音及部落生活間面臨的重重困難現實,不過楊智麟沒有那麼大的野心與格局藉由一個國小合唱團錄音始末去勾勒出大脈絡的當代原住民社會觀察,他自始至終只聚焦於「找到自己」這件事。
那部振奮人心的作品在當時引起廣大迴響,榮獲金穗獎首獎,還出了續篇《不只唱歌吧!》,後來楊智麟去北京發展,拍了各式各樣廣告和紀錄片,當他終於投身劇情長片領域,心心念念的依舊是「原聲童聲合唱團」,未料劇情化這條路走得比預期還要漫長,距離2009年《唱歌吧!》問世十二年後,由馬志翔和陳嘉樺主演的《聽見歌 再唱》終於在2021年上映,片名挺有意思,是「聽見歌,再唱」,不是「聽見,歌在唱」,關於為何要先聽見歌,然後再唱,故事中段會有解釋,其實英文片名表達得更清楚,Listen before you sing——在你唱出來之前,請先聆聽。
《聽見歌 再唱》描述一間被認定辦學沒有特色的偏鄉國小,緊急在三個月內組成一個合唱團,妄想靠著參加比賽得到名次來度過廢校危機,而負責這個超級任務的,是看不懂五線譜的體育老師和剛來報到的代課老師,加上一群不知合唱為何物的小朋友們。這是一部走「雜牌軍奮起」路線的傳統勵志片,光看電影前半段,會覺得所有情節發展都在意料之內,雖然素人演員很精采,但太多綠葉角色的呈現流於刻板,例如找資深藝人杜滿生演校長,杜滿生的演法和這個校長角色對於整部片所肩負的功能性總令我覺得無趣(就更別提其他漢人教師、合唱比賽中評審席上音樂權威的那副嘴臉了),我邊看邊想為何張惠春只能演廚娘不能演校長,如果讓她演校長會不會比較有趣?幸好下半場之精彩之深刻,化解了我所有看上半場的疑慮。
參加合唱比賽得獎、避免遭到廢校,原來只是《聽見歌 再唱》的故事前提,這部電影真正要講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擔任指揮的方老師如何帶領小朋友透過合唱找到自己的過程,沒錯,正是承襲它的前身《唱歌吧!》。方老師是全片靈魂(以「原聲童聲合唱團」的馬彼得校長為原型),飾演方老師的馬志翔表演非常強大,把這樣一個單純、直率又熱血的角色詮釋得非常有說服力,且沒有流於樣板。不過倘若單就劇情設定來看,方老師是個巨大卻蒼白的角色,巨大的是整個合唱團從練唱到參賽都是方老師撐起來的,他的一舉一動皆牽引著所有人的情緒,蒼白的則是片中方老師除了教體育、指揮樂團,便只有大學時代因看不懂五線譜被老師當眾責罵而有心理陰影這件事,其他如方老師跟家人關係,有否想過離開部落,為何沒有跟代課的黃老師發展出感情等等問題,我們一無所知。
無論方老師這個角色的蒼白是編劇的刻意為之,抑或來自劇本的缺漏失誤,最終這樣的蒼白居然還是說服了我。有別於其他校園勵志片總會塑造一個英雄角色(例如《熱血合唱團》便是以劉德華飾演的指揮家其英雄旅程為核心),《聽見歌 再唱》卻不是以方老師為尊的英雄旅程,方老師事實上只是個引路人,只是個在校方與學生、家長、甚至整個部落之間穿針引線的引路人,這個角色的蒼白,在我看來是為了更能凸顯主旨——原來這是合唱團整體成員的英雄旅程。
必須注意的是,即便《聽見歌 再唱》應劇情之所需有從合唱團中拉出幾個戲份比較吃重的成員如史家兄弟和王家姊妹,但這個劇本又不像其他勵志片去凸顯其中幾個「個案」,把它們弄得有稜有角具有代表性作為交代,這個劇本始終強調合唱團整體,而非highlight個體,它之所以特別拉出史家兄弟和王家姊妹兩條線,為的是帶出其家長角色。徐詣帆飾演的史爸爸是方老師的死對頭,撒基努飾演王爸爸則是因為工作意外導致半身不遂而終日在家的鬱悶男子,在這個孩子多由祖父母帶大,父母必須離鄉賺錢的部落中,史爸爸、王爸爸跟方老師是少數儘管理由不同但仍留在部落的中生代原住民。
徐詣帆和撒基努在片中戲分不多,前者把一個稍不小心就流於刻板的「微反派」角色演出了尊嚴和生命力,後者則收起慣見的搞笑形象單憑清澈的眼神詮釋一名身障者,這兩位優秀的原住民演員在片中不只是馬志翔的對照組,在電影的最後當合唱團的參賽行程因突如其來的土石流而被耽擱,向來和方老師不對盤的史爸爸立刻調來怪手幫忙開路,於是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布農族男人團結起來,他們神情肅穆,彷彿在進行重要儀式,這些鎮日為了生活汲汲營營的中年男人如今終於立場合一,合體為他們下一代尋找出路,以布農族的八部合音為前往參賽的合唱團祈福,這是整部《聽見歌 再唱》最激情也最詩意動人的時刻。
有朋友覺得怪手開路加上方老師在參賽現場的破格指揮方式太煽情,我持相反意見,就樣的煽情有其必要性,這是有意義的煽情,有血有肉的煽情,就像以前只能在《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感受的高潮,如今居然能夠在《聽見歌 再唱》見證到,這讓我熱淚盈眶。什麼樣的合唱才是布農族真正的合唱,什麼樣的聲音才是美麗的聲音?從在教會籌募參賽經費把布農族歌謠和台語歌謠結合唱給為了家計下山打拚的缺席父母聽,到比賽會場那首幾乎是把布農族文化用聲音和動作悉數表達出來的無伴奏歌曲,整個幕前幕後團隊那種無論如何都要把他們自己的生活唱給你聽的卯足了勁,其心意其懇切態度著實令我感動。
從紀錄片《唱歌吧!》到劇情長片《聽見歌 再唱》,不變的核心一直都是找到自己——藉由聽見布農族的歌聲,聽見部落,聽見族人,進而找到自己。馬志翔、徐詣帆、撒基努、張惠春跟所有素人演員的表現融為一體,由原住民的角度去重新挖掘自己、進而肯定自己,這個逐步推進的英雄旅程,相較於另一部題材相近的《只有大海知道》在處理原住民在穿上丁字褲過程中其心態上的轉變所暴露出的敘事倉促與辯證議題能力之淺薄,無論劇本的層次、導演把素人演員和專業演員調到一個和諧的能力,相形之下都是精緻而深刻許多的。真心推薦這部電影,不只是剛剛好的好看,是非常非常好看。
movie_id:1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