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大陸金融監管部門傳出正起草房企「白名單」,可能涵蓋50家規模房企,消息一出激勵大陸鋼市,鋼價轉強大漲,連帶使得鐵礦砂價格飆高到每噸135美元,創下17個月以來新高。國內鋼鐵業者分析,此舉若能確實改善大陸房地產市況,提升建築用鋼需求,對於明年鋼市絕對是正面的好消息。 今年亞洲鋼市表現不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陸房地產表現不理想,甚至有多家大型房企陷入債務危機,導致建築用鋼需求疲弱,原本期待進入下半年後將會好轉,但第三季表現仍低迷,金九銀十的消費旺季成了一場空。 不過進入第四季後,大陸官方加強對房地產支撐的力道,繼先前發行人民幣1兆元國債,近期更傳出金融監管部門正在起草房企「白名單」,可能涵蓋50家規模房企,據了解與近期金融監管部門紓困房企有關,名單內的企業將獲得信貸、債券和股權融資等多方面支援,方案很可能在明年就將實施。 業者表示,進入11月需求淡季以來,大陸5大鋼品行情已連3周上漲,「白名單」消息一出更激勵鋼品漲勢擴大,其中又以與營建相關的鋼筋價格漲勢最明顯,21日每噸來到人民幣4,093元,單日大漲人民幣37元。此外,上游的原料鐵礦砂價21日同步大漲2.2美元,每噸逼近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大銀微系統(4576)下午舉行線上法說會,董事長卓秀瑜指出,預估今年第三季是最低點,第四季來看會比去年同期差,但會比第三季好,目前看明年第一季及明年景氣都具有挑戰。產業較看好則為智慧製造、自動化及電動車。產品訂單能見度來看,微米與奈米級定位系統主要為半導體、電子製造設備等為主,約2-3個月,長單看2024年6月;精密運動及控制元件以自動化及工具機相關為主,能見度為1.5個月,長單則看到明年的第一季。展望第四季及2024年,卓秀瑜指出,預估今年第三季是最低點,第四季來看,會比去年同期差,但會比第三季好,目前看明年第一季及明年起年都具有挑戰。卓秀瑜進一步指出,以前可以看一季度,現在則不是很明朗,半導體客戶庫存去化差不多,但景氣回升不明顯,客戶持保守觀望態度,只會補充少量庫存,也是以急單為主。而工廠因自動化需求及智慧製造,需求相對穩定。至於景氣供需何時恢復到以往水準,卓秀瑜坦言,目前看不出來,還是以急單及短單佔大多數。以產業別來看,半導體確實需求平緩,歐洲以半導體相關設備為主;卓秀瑜說,半導體2023年受到產業資本支出減少,客戶拉貨速度減緩,台灣、日本、新加坡後段
日 期:2023年11月08日公司名稱:大銀微系統(4576)主 旨:大銀微系統召開線上法人說明會發言人:陳美燕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2/11/22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2/11/22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6 時 0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網址:http://www.zucast.com/webcast/Wi4oDbU5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1)營運狀況 (2)Q&A5.其他應敘明事項:無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時報-台北電】上銀集團旗下上銀(2049)及大銀微系統(4576)將整合資源,攜手搶攻日本半導體產業訂單。上銀董事長卓文恒表示,上銀神戶廠建立無塵室生產組裝線,規劃明年幫大銀生產前三大半導體產業設備商所需的檢測設備、傳動定位系統及元件,服務日本半導體業客戶。 上銀斥資在神戶科學園區購地興建1.45萬平方米新廠及日本企業總部,去年11月啟用,總投資金額100億日圓,預計5~10年,上銀日本子公司營業額倍增至300億日圓。 上銀集團規劃,上銀神戶廠生產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後端製程的生產基地,依據客戶需求,裁切組裝及模組化,及單軸機器人、自動化機器模組、產業用機器手臂及座標機器人等產品,廠內設無塵室,大銀提供單軸機器人線性馬達,未來擴及二軸及三軸機器人線性馬達,及因應半導體設備商需求。 上銀董事長卓文恒表示,指出,地緣政治因素,客戶要求Hiwin,要在台灣以外的第三地生產。上銀為就近服務日本半導體業客戶,神戶廠除生產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等後端製程,也規畫在日本神戶廠無塵室設加工組裝線,幫大銀生產半導體設備相關的檢測設備、傳動系統及元件等產品,但不包含雷射及軟體部分,預計明年正式量產。 大銀生產
上銀集團旗下上銀及大銀微系統兩公司預期今年營收與去年同期持平有難度。上銀董事長卓文恒表示,上銀訂單能見度維持1.5~2個月,預期下半年營運可望與上半年、去年下半年持平。萬一陸方取消ECFA,上銀銷往大陸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要課徵8%進口關稅,考慮加重大陸蘇州廠生產比重。
【時報-台北電】上銀集團旗下上銀(2049)、大銀(4576)受半導體及自動化等產業客戶放緩下單及拉貨影響,第二季及上半年盈虧際遇大不同。上銀第二季認列匯損1.07億元,EPS仍有1.77元,創近三季新高;大銀第二季每股虧損0.15元,上市以來單季最差,今年營收持平有難度。 上銀董事長卓文恒、大銀董事長卓秀瑜兩兄妹原本認為,第三、四季景氣好轉,期待上銀、大銀下半年營收及獲利都優於上半年。但卓文恒坦言,第三、四季景氣看不到好轉跡象,今年營運要與去年持平,難度高。 大銀精密運動及控制元件訂單主要來自智慧製造、電動車及自動化等產業,目前訂單能見度看到第四季,精密定位系統長單客戶以半導體客戶為主,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第一季。囿於經濟大環境不佳,客戶拉貨意願不強,致使大銀第二季、上半年都出現虧損。 大銀11日董事會通過第二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5.62億元、本業虧損逾0.18億元、匯兌收益挹注,本期淨損825.4萬元,淨損歸母公司0.19億元,每股虧損0.15元,創上市以來單季最差,無法與去年同期EPS達0.8元相比。大銀上半年合併營收11.14億元、本業虧損0.11億元、本期淨利724.7萬元,匯
上銀集團旗下上銀(2049)、大銀(4576)受半導體及自動化等產業客戶放緩下單及拉貨影響,第二季及上半年盈虧際遇大不同。上銀第二季認列匯損1.07億元,EPS仍有1.77元,創近三季新高;大銀第二季每股虧損0.15元,上市以來單季最差,今年營收持平有難度。
【時報-台北電】大銀微系統(4576)112年上半年合併營收11億1405萬7千元,稅前淨利1173萬7千元,本期淨利724萬7千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損1248萬8千元,基本每股虧損0.1元。(編輯:廖小蕎)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大銀微系統(4576)配發1元現金股利今天除息,參考價為69.9元,今天股價以71元開出秒填息,預計8月10日發放現金股息。大銀第一季稅後淨利1600萬元,季減75%,年減88%,每股盈餘0.05元。累計今年上半年營收為11.15億元,年減35%。展望2023年,大銀指出,從去年第三季開始半導體需求放緩,市場景氣偏弱,自動化及電子設備需求也疲軟,整體看較為保守,上半年較為挑戰,隨著新產品推出,預期下半年營運會逐步回升,期盼第三季營運漸漸起來。大銀今年整體資本支出為6.4億元,主要為產線自動化及ESG共約支出1.3億元,鳳山廠建廠資金5.1億元,預計2023年12月動工、2024年底完工。
大銀微系統(4576)次交易日除息1元,參考價69.9元,股票股利、現金股利、參考價、權息值、股息殖利率、歷史股利發放、即時新聞資訊。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大銀微系統(4576)今日舉行股東會,承認2022年財報及通過配發1元現金股利。董事長卓秀瑜指出,隨著新產品推出,預期下半年營運會逐步回升,全年業績努力持平去年。大銀2022年合併營收32.28億元,營業利益3.79億元,每股盈餘為2.73元,優於前年的2.48元。卓秀瑜指出,2022年半導體需求先升後降,大銀的驅動控制及各式直驅馬達技術持續在電動車、自動化、工具機、智慧製造等產業深耕,提供全球客戶從元件、模組、高精度奈米定位平台、驅動器至控制器等完整的產業應用升級解決方案。展望2023年,卓秀瑜指出,從去年第三季開始半導體需求放緩,市場景氣偏弱,自動化及電子設備需求也疲軟,整體看較為保守,上半年較為挑戰,隨著新產品推出,預期下半年營運會逐步回升。卓秀瑜表示,期盼第三季營運漸漸起來,全年業績努力持平去年。大銀第一季稅後淨利1600萬元,季減75%,年減88%,每股盈餘0.05元。大銀5月初法說會指出,訂單能見度來看,定位系統約3個月,長單則看到2024年第一季,微米與奈米級定位系統,長約客戶主要為半導體,也看到2024年第一季,整體元件約2-2.5個月,傳動
大銀集團旗下上銀(2049)、大銀(4576)儘管受半導體業需求退燒影響,第一季營收獲利下滑,但看好營運後市轉熱,估第二季接單、出貨均優於第一季,上銀為消化訂單,第二季恢復加班,大銀預估第二、三季訂單都將優於首季。
大銀微系統來自半導體及自動化產業訂單雖從農曆年後逐漸回溫,目前在手訂單能見度回升至2~2.5個月,卻不如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需求熱絡,加上第一季工作天數減少,第一季EPS從去年0.99元降至0.05元。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大銀微系統(4576)下午舉行線上法說會,公佈第一季季報數字,第一季稅後淨利1600萬元,季減75%,年減88%,每股盈餘0.05元。董事長卓秀瑜指出,第一季因毛利率較高的半導體比重下滑,整體上半年較為挑戰,因市場需求疲軟,整體營運也看較為保守,不過以目前接單來看,第二、第三季營運都會比第一季好些。第一季營收為5.52億元,季減23%,年減36%,主要為市場需求疲軟,主要為半導體需求下滑,毛利率29.7%,較上季31.6%下滑1.9個百分點,也比去年同期37%明顯衰退7.3個百分點;單季營業淨利700萬元,季減89%,年減95%,稅前淨利1900萬元,季減73%,年減88%,稅後淨利1600萬元,季減75%,年減88%,每股盈餘0.05元。卓秀瑜指出,目前訂單能見度來看,定位系統約3個月,長單則看到2024年第一季,微米與奈米級定位系統,長約客戶主要為半導體,也看到2024年第一季,整體元件約2-2.5個月,傳動元件元件到今年第三季。展望第二季及下半年,卓秀瑜指出,從去年第三季開始半導體需求放緩,市場景氣偏弱,自動化及電子設備需求也疲軟,整體看較為保守,上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