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金融股操作策略 銀行獲利較穩 宜長期布局

對於第二季的金融股操作策略,公股銀分析,壽險金融股的波動較大,適合波段價差操作;銀行金融股的獲利來源相對穩定,適合長期投資;而證券金融股,則是股市成交量愈多收益愈高,可隨景氣循環操作。

整體來看,由於多家金控表示因獲利優於預期,今年股利配發將優於去年,若以現金股利考量,可優先考慮以銀行為主體的金控。

觀察14家金控2024年全年稅後純益逼近6,000億元,達5,979.79億元,由於去年底金融資產評價損失多縮小,也讓今年配息能力推升,若以近五年平均盈餘分配率47.5%推估,14金控今年總股息可望落在約2,840億元,但壽險業配息能力受限於2026年接軌IFRS 17/ICS 2.0,所以即使因壽險降低,預估最低也會略高於2022年的2,357億元。

觀察近幾年金控股的總股息發放金額,2019年為1,483億元、2020年1,683億元、2021年1,848億元,2022年一舉突破2,000億元,達2,357億元,2023年則因獲利下滑、債券有未實現損失、提列特別盈餘公積等因素,因此配息大降至1,254億元,2024年回穩至2,167億元,預估今年隨去年獲利創新高,配息總金額也將創歷史新高。

公股銀分析,配息創新高主要是得益於資本市場多頭行情、新台幣匯率走弱以及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穩健成長等因素帶動,金控2024年稅後純益創歷史新高紀錄,也為2025年的股利政策奠定了良好基礎,預估只要第一季市況沒有過大波動,股利提升應可樂觀以對。

華南金控旗下華南投顧針對金融股的第二季看法,隨未來美國轉降息,使台美利差趨於縮小,有助於保險業避險成本高漲壓力降低,加上外匯準備金新制上路,亦對國內保險業整體避險成本下降長期有所幫助。

法人預估,今年各種多空因素紛雜,但全球景氣仍穩定向上,預計整體金融業獲利將隨台灣經濟成長提升,可再挑戰向上,續創歷年高峰。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衍生性商品成交確認平台明年上線
美光業績報喜 歐美股油價齊反彈
看好經濟復甦不受疫情影響 澳洲央行最快明年2月 QE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