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加碼ASIC 伺服器廠進補
受惠大型CSP(雲端服務供應商)今年持續擴大投入自研ASIC(特定應用積體電路)專案,台ODM Direct伺服器廠包括廣達、緯穎、英業達等,手上採ASIC加速器的AI伺服器出貨皆可望隨之加溫,加上客戶端針對採用GPU平台的AI伺服器拉貨動能亦未降溫,為各台廠全年AI伺服器業務續添利多。
隨著AI運算需求增長,CSP持續進行AI基礎建設、提供更多量身打造的雲端應用服務之際,亦擴大投入高性能、低功耗及更具成本考量的自研ASIC。依DIGITIMES調查預估,全球自研ASIC的出貨總量在歷經2023、2024年的高速成長後,2025年增幅雖將收斂,但仍將以23%的年成長、達496.2萬顆。
大型CSP中,Google推出的TPU屬較早投入、也已積累有多代產品的自研ASIC,主要供應商夥伴包括廣達及英業達,近年也因應Google的AI專案增長,帶動旗下伺服器業務增溫。隨著Google TPU接續於今年下半年、明年年中的迭代TPU接續推出,兩台廠亦可望從中受益。
亞馬遜AWS近兩年則加速投入自家ASIC研發,並因此大舉挹助主要供應台廠緯穎在AI專案的出貨動能及業績,同時也一舉成為在緯穎業務中占比位居第三大的客戶。受惠AWS甫於去年底發表的自研晶片Trainium 2架構的AI伺服器預計於下半年放後,第四季並規畫再有下一代的Trainium 3推出,皆可望持續為緯穎增添後續出貨動能。
此外,緯穎及廣達亦與Meta合作開發ASIC專案,至於微軟的Maia,則以英業達為主要合作參與夥伴。目前微軟與Meta的自研ASIC在整體市場的出貨比重仍小,對台廠而言,今年成長幅度較大的AWS,與穩居市占之首的Google,仍將是帶動台廠ASIC架構之AI伺服器專案出貨的主要拉力。
研調預期,生成式AI模型訓練成本持續上升、小型語言模型盛行,輝達GPU價格高漲,以及美國禁令限制陸企取得高階AI晶片等因素影響,將驅動這一波自研ASIC市場持續成長,同時,隨著更多的業者如華為、Tesla(特斯拉)等企業的加速投入,過去由Google獨霸的市場也將浮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