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CSP擴投ASIC 台ODM Direct伺服器廠樂接單
在AI運算需求持續增長下,大型CSP(雲端服務供應商)為進一步掌控AI基礎設施的成本、降低能耗,積極投入自研雲端ASIC加速器市場。DIGITIMES預期,2025年自研雲端ASIC的出貨總量仍將有雙位數年增,並轉為Google、亞馬遜與華為三強競爭態勢。
台伺服器廠中,廣達近年受惠在自研ASIC領域位居第一大的Google帶動下,為其AI伺服器業務挹注相當成長動能,緯穎則因近兩年在亞馬遜的自研ASIC專案大有斬獲,大舉推升其AI伺服器業務比重快速拉升,進而帶動其業績明顯彈升。
隨著大型CSP業者持續擴投自研ASIC專案,以ODM Direct模式為主的廣達及緯穎也將繼續受惠手上美系客戶訂單加持,推進其相關業績再向上加溫。
在生成式AI時代,自研雲端ASIC加速器成為CSP業者競爭關鍵之一。DIGITIMES指出,自研ASIC加速器不僅能夠降低能耗,還能幫助CSP掌控AI基礎設施的成本與供應鏈,更能避免受制於NVIDIA或國際政治因素。此外,透過技術創新,業者能夠建立市場壁壘,確保AI產品與服務的競爭力。因此Google、亞馬遜、華為、微軟與Tesla(特斯拉)等企業,近年來皆積極投入自研雲端ASIC加速器市場。
DIGITIMES觀察,自研雲端ASIC加速器市場將從2023年與2024年的高速成長期,轉進穩定成長階段,年增率也因此明顯收斂,預估2025年出貨量約年增23%、達496.2萬顆。這波成長主要來自生成式AI模型訓練成本持續上升、小型語言模型盛行,NVIDIA GPU價格高漲,以及美國禁令限制中國企業取得高階AI晶片等因素驅動。
此外,自研雲端ASIC加速器市場也將呈現新格局,從過去Google獨霸市場,轉為Google、亞馬遜與華為三強競爭。從出貨量來看,Google仍居市場龍頭,但因基期高,出貨量僅成長1%至255.1萬顆;亞馬遜受惠於Trainium 2量產,以及與Anthropic的合作,出貨量將升至136.9萬顆,位居第二。
至於華為則因受中國本土市場需求與產能擴張帶動,成長迅速,出貨量將翻倍提升至80萬顆,排名第三。從年增率來看,Google增幅趨緩、亞馬遜與華為出貨量則大幅成長。
未來AI市場的競爭將不僅限於AI模型的創新,更將擴展到對運算基礎設施的掌控。擁有自研ASIC的企業,將能更靈活地調配算力資源,降低AI訓練與推理的成本,並在AI服務與應用上建立競爭壁壘。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47元買咖啡中千萬大獎!全家2張千萬發票 幸運門市出爐
160萬買00878開啟「半退休人生」 成本22元小白狂問「現在買可嗎」過來人給答案
ASML危險了?陸「菜鳥設備廠」曝光機研發大突破 神秘背景遭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