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凍漲 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與大罷免無關
電價費率審議會28日決議4月電價不調整,民進黨立委表示,盼罷免投票完後,由「新民意」決定對台電撥補;立委陳超明31日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上質疑,電價凍漲扯上「新民意」,是要與大罷免綁在一起?經濟部次長賴建信回應,電價費率審議會上沒有討論新民意、大罷免等相關問題,是考量各國對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對未來物價又有憂慮等,最後決議電價凍漲。
民眾黨立委張啟楷則質疑,以台電今年1月財報來看,虧損達97億元,其中,風電虧損56億元、光電虧損5.8億元,這兩個發電占比僅8.5%,虧損卻占65%,相對於核電不僅成本低,還能為台電帶來收益,是否考慮重啟核電?國民黨立委楊瓊瓔也指出,電價凍漲卻要求撥補,台電爭取公帑撥補也是「人民血汗錢」,政府應該徹底解決能源政策問題。
對於重啟核電,賴建信表示,經濟部的立場是只要確保核電安全無虞、核廢料能處理以及取得全民共識三大條件下,政府抱持開放態度來討論。
對於捨棄1.42元的便宜核電不用,卻買較貴的綠電,導致台電虧損持續擴大,賴建信表示,台電目前去年底累積4229億元的虧損,主要是2022、2023年國際燃料價格大漲衝擊;而賴建信似乎有備而來,還拿出做好的手拿板指出,韓國核電占比高達3成以上,即使電價漲幅高,虧損仍比我國多,核電成本平均在4元以上。
賴建信進一步指出,若用2016年以前的能源結構試算,以2023國際燃料的價格,我國發電成本也同樣超過4元。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60歲領勞保要打折!「一文對照幾歲領全額年金」最佳請領年齡曝光:越晚領反而吃虧
安全帶快繫好!川普對等關稅有多傷 大咖投顧幫畫3重點 僅中信金、華碩、新普、統一等8檔能避禍
年薪280萬工程師被裁 「現金+股票剩900萬」 他一算開銷超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