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產品避高關稅「來台洗產地」?爆2產業原料來自對岸最危險

美國實施高關稅措施可能導致中國大陸產品經由台灣洗產地,以規避關稅。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政府已採取以下四項措施防堵違規轉運,違規者最高可處以新台幣300萬元罰緩;此外,財政部則祭出三道防線,各關區也成立強化違規轉運查核小組,同時研議提供檢舉獎金,鼓勵民眾檢舉不法。

中央社報導,郭智輝今(16日)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備詢時表示,政府對洗產地議題嚴陣以待,美國非常關注,這也攸關台灣在談判過程能否獲得美國信任。

經濟部積極採取四項行動以防堵違規轉運,包括:密切監控進口貨品量、從嚴處罰、 加強反傾銷調查,以及強化對業者宣導,違規者最高罰300萬元。

郭智輝進一步指出,經濟部已針對扣件、工具機等產業進行宣導,因這些產業通常從大陸進口原料並在台灣加工。

財政部在「防範中國大陸產品低價傾銷及透過台灣洗產地問題之因應策略」專題報告中,提出了三道防線事前預防、事中嚴查、事後嚴罰,應對洗產地問題,並研議提供檢舉獎金。

除了既有的三道防線,財政部再端出四項精進措施,不讓台灣成為洗產地的地方。首先嚴密監控轄區出口往美國貨物的數量是否異常波動,高風險廠商,每周至少執行一次強查行動。

其次,財政部將蒐集國內外情資,透過大數據技術,鎖定具有疑慮的廠商和貨品;第三、將擴大對商民宣導相關規定,提醒業者遵守法規,避免觸法;第四、鼓勵民眾檢舉不法行為,共同打擊不肖廠商。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鴻海7產地關稅145%有解?蘋果「3天派5貨機」送iPhone 阮慕驊:死局難打開
川普打臉!關稅豁免「假新聞」 電子產品、半導體另課稅
年薪280萬工程師被裁 「現金+股票剩900萬」 他一算開銷超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