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掀供應鏈重組 專家揭川普「翻桌」重寫規則戰略:台灣需朝「這方向」走

[FTNN新聞網]記者馮浩倫/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關稅風暴引發全球股市震盪不斷,美中貿易戰越打越熱,關稅也越拉越高,其他各國則積極在90天寬限期內與美國交涉以避免高關稅,而美國面對財政赤字、通膨、美債貶值,將徹底改變過去美國在貿易體系中扮演的角色。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撰文指出,美國現在面對的貿易赤字不只是貿易帳的問題,更是「選總統的問題」,川普這次不是來修補國際秩序,而是想重寫整本規則手冊。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指出,川普目的是「改變規則」,重寫美國和全球經濟機制。(圖/川普臉書)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指出,川普目的是「改變規則」,重寫美國和全球經濟機制。(圖/川普臉書)

李鎮宇在《工商時報》撰文指出,借鑑歷史,每當經濟遇上困難,美國人民就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李鎮宇表示,因美國陷入長期的財政赤字之中,且產業轉移、企業外移、人力成本高而導致製造業「空心化」,人民就會選出一位「願意翻桌」的總統。他認為尼克森、雷根以及川普有一個共同點,這幾位總統最大的功用都不是「修補國際秩序」,而是想要「改變規則」。而這次川普更是想要顛覆過去,徹底重寫整個美國和全球的經濟遊戲規則。

李鎮宇指出,許多人認為這是一股保護主義的回流,但這樣解釋太片面了,因為川普這次不僅要救短期經濟,更是要重建美國在整個供應鏈當中的地位,從「海湖莊園協議」,到宣布「對等關稅」,都能看到川普企圖在全球範圍引起結構性的變革,也訂定新的經濟政策走向,那就是「美元要貶一點,美國要強一點,供應鏈要靠近一點,對手要被孤立一點」。

李鎮宇也點出這場關稅戰開打後的三大連鎖反應,包括各國與美國談判所帶動的區域再協調、鋼鐵、汽車、半導體等不同產業重新定位,以及台灣政府該思考如何轉型。他認為,台灣政府組成的談判小組要告訴全世界台灣能成為「供應鏈的系統解決者」,往「美國很需要,但不想用Made in China」的方向走,才有機會在這次供應鏈重組中站穩腳步。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要再噴一波大的?美關稅豁免爆大利多 資深主持人嗨喊「鴻海、廣達、台積電再漲停」
電子五哥繼續漲?川普關稅最新豁免清單曝光 「這些」蘋概股爆大利多
被美課徵32%關稅好可怕?矢板明夫曝「川普1點」值得鼓掌 建議台灣可做「3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