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標普維持我國主權信用評等 肯定貨幣政策與財政表現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21日發布報告,維持我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等為「AA+」,展望為「穩定」。S&P報告肯定我國貨幣政策與穩健財政管理,也認為相對具有彈性的新台幣匯率及外匯交易順暢,有助舒緩經濟及金融的衝擊。
標普的報告指出,國際貿易情勢惡化所帶來的經濟逆風中,台灣淨對外資產部位穩健、財政狀況強健,以及極具彈性的央行貨幣政策,仍可支撐信用評等。地緣政治緊張雖持續對台灣信用評等造成壓力,但不至於阻礙台灣具高度競爭力的製造業的長期發展。
報告也指出,台灣央行貨幣政策極具彈性,尤其央行貨幣管理健全,即使國內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裕,台灣通膨率仍維持低而穩定,且長期以來維持在亞洲國家最低之一。也因為相對具有彈性的新台幣匯率,以及外匯交易順暢,有助台灣舒緩經濟及金融的衝擊。
財政方面,標普的報告指出,儘管我國政府支出可能因高齡化、國防及基礎建設需求持續增加,受惠於科技產業獲利創新高,稅收成長高於預期,2024年各級政府財政盈餘占GDP比率為0.4%,2025年各級政府財政赤字占GDP比率預算數為0.7%。因此,標普認為我國各級政府債務成長幅度相對溫和,預估2025年底各級政府債務占GDP比率將低於24%;未來3年大致維持穩定,支持政府強勁財政表現。
標普報告點出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前景低迷,但是5G、大數據分析、電動車輛及人工智慧等領域仍蓬勃發展,我國科技產品將維持高度需求,預期我國長期出口及經濟成長前景仍佳。
此外,標普也認為我國在先進晶片製造領域具領導地位、財政狀況穩健及堅強淨對外資產部位等優勢,具備充足緩衝因應能力,有助降低美國關稅政策對經濟成長衝擊。
對於標普維持我國主權信用評等,財政部表示,面對美國關稅政策及全球經貿情勢不確定性,將依據「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提供金融支持、簡化通關及租稅優惠相關措施。同時,財政部也將持續審慎管理國家財政,遵守財政紀律,作為經濟成長後盾,加速產業及國家建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