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川普關稅害台股暴跌 央行副總裁揭後市:我們有競爭力
【時報-台北電】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出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立委針對近期因川普2.0,造成台股波動變大詢問。朱美麗強調,台灣的股票市場跟美國股票市場連動比較大的部分是科技股,我們有競爭力,因不確定性造成波動,但台股是亞洲中深度、廣度較大的市場,預計股市波動後,後續會回復。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27日邀請各財經相關單位,針對「因應美國川普政府對等關稅策略與我國被列入骯髒十五國名單,我國政府財經相關單位因應策略」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央行由朱美麗出席。
至於被立委問到台灣會不會被列入骯髒十五國,朱美麗說,台灣跟美國有協商空間,但川普會不會依據相關標準做決定,不確定性仍有,因此「不能說列入或不列入」,但各部會都有準備。
央行相關的政策是總體經濟政策,包含經濟成長率、通貨膨脹率,另外,匯率部分會不會談判,目前央行跟美國財政部溝通順暢,以三項指標來講,認為我們都可以因應,不致是個問題。
此外,朱美麗說,會被優先列入對等關稅優先談判的對象有兩大關鍵指標,第一個是對美國貿易入超龐大,第二個是雙邊關稅差距大,而台灣去年是美國第六大的貿易入超國,因此要審慎因應台美貿易爭端風險升高情勢。
此外,去年9月川普總統當選預期升溫以來,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S&P Global)每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預測報告,大抵呈逐月下調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同時上調2025年全球通膨率預測值的趨勢。
其中,S&P Global評估美國關稅政策對台灣影響程度有限,3月S&P Global評估目前美國關稅政策對台灣影響程度小,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為2.7%,較2月預測值上調0.1個百分點,可能是受惠於去年經濟成長動能的延續效應所致;今年通膨率預測值則維持1.9%不變。
此外,美國財政部每半年(通常為4月及10月)發布「美國主要貿易對手國之匯率政策」報告 ,評估主要貿易對手國是否操縱匯率,主要依據三項量化檢視標準,包含對美國貿易(含商品及服務)出超、經常帳順差、淨買匯金額及持續淨買匯月數。
台灣在2019年以前,我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均未觸及美方第一項檢視標準;惟2017年川普總統上任迄今,中美貿易爭端持續升溫、COVID-19以及美方資安需求考量,使得美國對台灣資通與視聽產品需求大幅增加,致2020年迄今來台灣對美國出口及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並觸及此項檢視標準。
此外,我國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居高,如2024年該比率為14.3%,雖觸及美方檢視標準,惟此亦係反映美國對台灣科技產品需求劇增,我國對美國貿易順差擴大之結構性問題;此觀點獲美方理解。
此外,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期間央行分別淨賣匯130億美元、27.7億美元及164.2億美元,均未觸及美方第三項檢視標準。(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孫彬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