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公股銀三招助台廠 攻美國製造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將對台灣課徵32%關稅。大型行庫銀行主管表示,長期而言,「美國製造」已成為台廠須列入的方針之一,銀行端可從融資、全球資金調度及切入美國市場三方向,來協助台廠擬具因應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融資部分,據土地銀行說明,可藉由美國地區分行協助台廠,提供於美國設廠等資本性支出融資或貿易性融資等;其次,銀行強化平台資源、流程設計及系統整合,幫客戶全球資金調度及運籌。由於美國金融法規及洗錢規定嚴格,透過分行在當地多年經驗,可協助客戶順利進入當地市場,並了解及遵循當地法令。
行庫主管分析,陸續實施一波波關稅政策,先針對中加墨課徵高額關稅,近日再擴及其他貿易逆差國,過去近岸外包、友岸外包的政策已被放在一旁,全球供應鏈重組態勢不可避免,往來客戶加緊腳步思考美國設廠的可能性。
兆豐銀行指出,川普關稅政策大幅影響全球供應鏈重整速度與範圍,台灣產業多屬出口導向,台商面臨川普政府加徵對美出口關稅壓力,因而赴美設廠或擴大在美投資。
整體而言,行庫主管說,各產業有程度不同的影響,其中,伺服器製造業、電子零組件業因陸續完成墨西哥廠布局,位於海嘯第一排。
但台廠經歷過美中貿易戰、科技戰及新冠疫情洗禮,多已啟動或已完成全球產能分散的布局,或多或少有準備,或藉由課徵關稅較低的國家調度產能,降低短期的影響。長期來看,美國製造是台廠未來營運方針必須考量,即便在面對美國高成本、缺工、供應鏈不完整等問題。(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呂欣芷/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