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 衝刺亞資中心、打詐
今年3月17日剛升任金管會副主委兼銀行局局長的莊琇媛,是道地的金管會寶寶,從金管會成立以來開始歷練,在銀行局擔任局長時間長達五年,是銀行局成立以來任期第二長的局長,僅次於前銀行局長曾國烈。莊琇媛說,這麼長時間下來,歷經金融大小事件,令她最有感的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大股東干政修法、打詐」,而今年重心則是放在「亞資中心」與「打詐」。
莊琇媛2020年接任銀行局局長不久,就遇上疫情,這是前所未見過的情境,人與人接觸都要減少甚至不可接觸,對經濟活動影響很大,銀行業更首當其衝,尤其萬華、板橋成重災區,多家銀行擔心行員健康希望暫停營業。但一開始,因為其他行業都還在營運中,金管會擔心銀行業休業社會觀感不好,因此不贊成,後來疫情加劇,行員染疫需隔離導致人力調配不過來,最後決定讓銀行自行決定營業時間的縮短、停業,過程相當煎熬與艱難。
其次是「大股東干政修法」。莊琇媛指出,該法起因主要是日盛金退場時,發現金管會對大股東的監理有法治上的不足。後來又有許多事件,發現金管會對大股東的審查,只有一開始成為金融業大股東時有審查資格條件,後續沒有持續監理的機制,也缺少裁罰工具,導致後續發現大股東的資金來源有疑義時,或大股東已不是負責人,卻以藏鏡人身分干預公司決策出現錯誤,有權責不符的問題,因此修改銀行法、金控法。
修法過程中,原對大股東最嚴重的處分,是要求處分持股、銀行或金控公司受罰鍰的行政處分相關經理人,是否也要承擔相同數千萬元的罰鍰、權責不符等等議題,引起各界討論,讓她印象深刻。
莊琇媛也一路見證政府各部會打詐態度的轉變。過去阻詐好像只是銀行與金管會的工作,部會步調不一致,甚至「網內互打」,現在轉為齊心協力,建立聯防機制,一起保護民眾。
在金管會待逾20年,莊琇媛說,今年重心「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讓她很有感。她認為主委彭金隆的論點與以往很不同,點出過去的盲點:新加坡、香港只有金融業,所以扶植金融業不會引起社會太大反對聲浪,但台灣金融相對其他產業占比不高,要有稅負優惠不易取得社會認同,因此改從業務上開放,先提升金融業業務發展能力,讓滯留在海外的台商資金願回來,先達到效果再改稅制,這當中,大小會議開了無數次,仔細的聽取業界及各方意見。
莊琇媛認為,這次改革比以往更有機會,以前推亞資中心「只見木不見林」,不是那麼全面性,這次除了銀行業,保險、投信、證券一起動起來,整個政策規劃是全面性的,讓她相當期待。
與莊琇媛共事許久的同事們認為,她是個冷靜、高EQ又專業的好長官,相當授權、尊重同事,在金融業評價也很好,「不管贊不贊同提案,至少願意傾聽。」莊琇媛笑說,升任副主委是高興的,代表過去工作努力有被肯定,金管會的工作相當有意義也有成就感,責任加重了,未來會繼續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