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水泥反傾銷初判成立 將課臨時稅16~23%,7月終判

東南亞地區水泥低價出口來台搶市,已造成國內水泥產業營運衝擊。針對越南水泥進口台灣反傾銷調查,台灣區水泥公會同業公會指出,初判已在2月確定,預計課臨時稅16%~23%;相關單位正進行終判調查、舉辦聽證會事宜,預期7月公告終判。

為保護國內產業及健全產業發展,水泥公會2日籲請政府加快反傾銷調查,儘快做出終判。

台灣前三大水泥加熟料進口國,分別為越南(占比50.9%)、印尼(25.69%)、泰國(11.62%)。

公會統計顯示,進口水泥占台灣水泥消耗量逐年上升,自2013年的11.26%,成長到2023年的24.83%。至2024年進口水泥量已達350萬噸,占國內總消費數量的26%。

在國內水泥與進口水泥價差持續,且國內水泥廠所生產的一般水泥量減少,及面臨碳費開徵,市場預期今年進口水泥數量還會續創新高。

水泥公會指出,財政部已對越南進口水泥做出傾銷事實,並提出傾銷稅、臨時稅課徵;後續還要持續進行終判前的損害調查、最終調查,並還要舉行聽證會,預計最快7月中旬才能最出終判。這個時程太長對國內水泥業者營運會持續造成影響。

加上政府又要開徵碳費,國內水泥廠為配合國家淨零碳排政策,已積極進行減碳、轉型低碳水泥生產的改造,耗時耗費,且又要降緩生產量能,對國內水泥廠的營運負擔極重。

公會指出,水泥產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工業,在景氣下行,越南水泥產能過剩以低價競爭搶占國外市場,如果讓越 南水泥持續以低價傾銷增加出口到台灣,就會逐漸對台灣水泥產業造成嚴重衝擊。

水泥公會指出,前年菲律賓對越南水泥傾銷調查,從初判到終判,時程非常快,且在做出終判後,越南水泥持續進口菲律賓低價傾銷,當地政府又祭出「SAFE GUARD」防衛稅加徵,可見菲律賓對當地水泥產業的保護態度。

水泥公會因此呼請政府,儘快完成終判相關調查,儘早做出終判、課徵反傾銷稅。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啖低軌衛星通訊元件訂單 昇達科11月每股賺0.34元
廣達擴產 加碼美國投資
訊連人臉辨識 明年貢獻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