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組廠轉型 各顯神通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面板供應鏈尋求轉型,背光模組廠轉型路大不同,中光電(5371)多方布局、成立新公司,其中無人機已見成果。瑞儀(6176)則是透過併購取得超穎光學metalens技術,設法快速量產爭取商機。達運(6120)跟隨集團腳步,發展智慧場域顯示方案,並拓展光學和生技醫療市場。

隨面板市場進入高原期,營運成長停滯,又面臨OLED面板的威脅,近年來背光模組廠推動轉型大計。惟各家背光模組廠各擁利基,轉型之路也大不同。

中光電成立多家子公司發展不同應用,旗下包括有宇康醫電、誠屏科技、中光電智能雲服、中光電智能機器人、譜鉅科技、中光電智能感測、中光電智能物流等等。集團新事業還在耕耘階段,目前營收貢獻還不到10%。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搭上無人機題材的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已有量產實績,並拿下國防部無人機標案,今年有機會轉虧為盈。

瑞儀過去二年收購了歐洲光學元件公司Nanocomp和NILT,透過併購,瑞儀取得了技術、專利、人才、及海外據點,瑞儀在光學元件技術從微米跨入奈米等級製程,而且模具全面自主。瑞儀在高雄新廠和檳城廠都規劃建置產能,今年下半年有望小量出貨,期望波導元件等其他超穎光學元件會在未來5年內陸續貢獻營收。

達運加快新事業布局腳步,在顯示器、系統整合之外,在光學和生技醫療上有多元發展準備,營收貢獻可望逐年增加。系統整合服務方面,提供多種專業顯示器在多元場域的應用。另外還透過微結構模具切入醫美、醫療等生技應用領域,並且搭配系統整合能力,投入生物醫療和器官晶片的檢測元件、檢測儀器與系統整合等技術和產品研發。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16檔泛綠能概念股 潛力足
2022財稅四新制 綜所稅最有感
金管會明年金檢 聚焦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