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企業主金融決策 邱華創扮明燈
縱橫金融市場30餘年的邱華創,也是亞太青年創新創業協會的創會會長,若在搜尋引擎尋找其名字或「邱華創總經理」,有上百萬的搜尋連結,可見其影響力。他不到40歲擔任外商公司總經理,並曾任職外商壽險公司唯一的台籍Chief Investment Officer(投資長)。
邱華創曾任兩家美國財星百強(Fortune 100)的紐約人壽、大都會人壽,以及三個台灣知名首富集團,國泰蔡家、大眾陳家、宏泰林家任職。他更曾在不同政黨時期在第一金控、臺灣金控旗下子公司擔任總經理,也是上市櫃公司獨立董事,更在知名大學、醫學大學擔任特聘教授、產學諮詢委員、AI人工智慧諮詢委員,這些令人稱羨的閱歷與工作,是許多人心中想tag的「職場達人」。
邱華創表示,他很慶幸能在金融業擔任投資管理的重要角色,工作範圍的無邊界感,深切關注企業垂直與水平的發展,讓他獲益良多。他除了看到許多難得一見的人事物,他也發現,他所任職的這些優秀企業,能歷久不衰且持續茁壯,原因之一在於平時決斷行事時,幾乎都事先評估可能的各種風險,包括退場機制;待時機成熟時,再果斷行動。也就是像多年位居亞洲首富李嘉誠所說的「不疾而速」。
除吸收職場中的精華,邱華創在職場上的長期經驗,他認為,若能力所及,除了完成工作目標KPI之外,不妨多幫忙他人。往往當下可能只是單純的協助,但日後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就如古諺所言「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往往意外的收穫,可能並非偶然。
邱華創說,最近幾年,許多坐在其對面的企業主,他們通常已經擁有相當好的產業人脈,但是對於自己個人的財富管理及企業需要重要的融資借貸或投資時,往往資訊太多,而不是太少,周邊朋友人云亦云,搞得企業主心裡常常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惶惶不安。
邱華創有機會即會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告訴他們金融業高層決策時的微妙思維邏輯與關切的重點;此外,更解釋及建議企業主他們當下「在金融業眼中的評價」,提醒他們強化眼前準備未周的狀態與不安的心態,避免企業優勢被忽略被邊緣化,或在談判金融與財務條件時,暴露出無謂的弱點。
類似這種交流,企業主皆認為獲得寶貴的啟發,絕大多數的企業都覺得有被因材施教的解惑與收獲;並且不會像他們面對其他請益者,有被詢問式的那種壓迫感,或面對一副市儈姿態,好像「來者有事拜託」就高高在上,表現出為難或消遣的心態和口吻。
邱華創強調,和企業交流其實是產業實地調研很好的動態觀察,可從中瞭解產業及企業脈動。交流中若企業領導人有收穫,也是一樁好事。而且,久而久之,邱華創覺得「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好的正能量與人際關係,日後也經常會自然積累,形成善循環。
達人座右銘
做己貴人
在AI人工智慧與數位發揮的時代已經來臨,他認為,既有的產業典範正在不斷更迭或創新,此刻正是個人可以善加利用AI與數位科技,發揮個人特長的時代,AI人工智慧與數位應用的影響力無遠弗屆。自己時時刻刻多用心到細節裡,充實自我,就是自己最佳的貴人。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缺料 全球伺服器市場下修7%
立院送冬至大禮 降稅 延至2024年底
徐秀蘭:能源政策明確 就能拚出產業需要的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