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高手 高鋒董座林炎輝:緊盯品質 逆境創佳績
2024年是台灣工具機業無比淒慘的一年,出口值連續2年倒退14%,有人說比2009年金融海嘯那次還慘!但在工具機大廠-高鋒工業身上卻未看到,雖然年營收下滑約15%,但獲利不減反增,前3季每股稅後盈餘0.99元,已超越2023全年,其實致勝秘訣就在於掌舵的高鋒董事長林炎輝對品質把關極為嚴格,洞悉成本結構並抑制不當浪費,才能在逆境中依舊繳出亮麗成績單。
年輕時是業務高手的林炎輝,在他手中曾銷售了無數的機器,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他觀察發現,機器能不能賣到好價錢,並讓客戶願掏腰包持續回頭購買,靠的不是言辭華麗的話術,而是產品本身擁有優異精良的品質,讓客戶使用後能得到美好的體驗,形成市場口碑,塑造出「近悅遠來」的效應,亦即是俗云的「產品會說話、有品質才有將來。」
在擔任高鋒董座後,林炎輝更把這股注重品質的精神發揮到極致,包括一、要求員工對入廠的材料與部件要分級核實檢查,關鍵的加工部件更要做到全檢,達不到要求者則予以退件甚至罰款。二、公司自購高價的精密檢測設備,讓品質是好是壞無所遁形,不必與協力廠商在言詞上爭辯,一切依客觀的檢測數字結果判定。三、公司自行投資高階加工設備,如果供應商無法落實品質要求,乾脆將工件收回自製,以確保高鋒機台的效能、精度與穩定性,能永遠維持在高水準狀態。
林炎輝認為,機械廠商注重品質相對也會帶來一些好處,例如更深入瞭解產品的成本結構,可樽節不必要的浪費,以及讓產品賣到更好的價格。目前台灣有一部分中小型零件加工廠商,不僅對其自身機台加工的品質要求不夠嚴謹,甚至連像樣的品質檢測設備也未購置,造成台灣機器的售價比德、日大廠矮了一大截,呼籲國內各工具機大廠應群起嚴格要求協力廠致力提升加工品質,如能嚴加落實,台灣工具機的售價至少可以增加15%以上。
林炎輝憑藉著在機械業打滾數十年的經驗,他笑著說:「機器稼動時只要經過他的手一摸,靠著敏銳的手感就可以知道機器性能的好壞、是否有不尋常的震動,並確認問題出在那裡,講得雖然一派輕鬆,但箇中卻是他數十年來對機器特性深入了解後所積累的深厚知識與經驗,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難怪很多同行都很佩服他,尊稱他是台灣機械業的「老先覺」。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看好經濟復甦不受疫情影響 澳洲央行最快明年2月 QE退場
16檔泛綠能概念股 潛力足
中研院:台灣明年通膨會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