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BTC為生醫把脈 大咖開藥方

【時報-台北電】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28日登場,海內外專家共同為生醫政策把脈。保瑞藥業董事長盛保熙指出,中美貿易戰、全球資本市場低迷、台灣資本市場活絡等三利多加持,現在是台灣可以爆炸性成長的好時機!

盛保熙表示,美國砍藥價、股市低迷,新創公司募資困難,加上中美貿易戰,中國在美國進行併購(M&A)的數量從2016年起大幅下降,在在都為台灣創造併購、進行跨國聯盟的好機會。

他建議,政府應加碼贊助研究組織和機構,俾以掌握市場趨勢;並開放台灣資本市場,允許海外公司在台公開發行。此外,也應優化募資方案或降低稅率,提供投資和經濟誘因、鼓勵生醫業合併,提高國際競爭優勢。

盛保熙說,目前國內生技業欲併購海外公司時,未分配盈餘需加徵5%營利事業所得稅,建議政府可提供適當支援,透過加速藥證審查流程、調整健保核價等方式,支持台灣新藥研發。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曾惠瑾認為,這項對「未分配盈餘加徵稅」的規定,的確讓許多賺錢的企業都「多繳了稅」,此問題確實該被解決。

台杉投資生技基金合夥人沈志隆一樣看好現在是前進美國布局結盟的好時機,他建議,應恢復VC投資抵減,鼓勵創投多多加入投資行列。

沈志隆表示,美國創投創造的經濟和就業成長超過其他投資形式,據一份數據統計,美國創投每年投資的金額僅占GDP(生產毛額)的0.2%,但創造的營收經濟效益是當年度GDP的21%。台灣在2000年左右是經濟成長快速時期,當時創投是非常強而有力的角色,根據數據研究,1984至2007年間創投投資國內公司金額累積達1,760億元,帶出的投資總額超過2.45兆元,有超過3分之1的上市櫃公司是由創投扶持,整體營收中有創投參與的GDP達19%。

但過去十年台灣創投投資總額平均相當於該年度GDP的0.08%,約100億元,其中約20%為生技創投投資,與美國投資GDP的0.2%相比,有很大成長空間。

沈志隆建議,除了擴大投資創投基金來源,有條件恢復創投稅負抵減外,也應強化VC知識專業度;適度鬆綁與調整外資投資台灣企業規範。此外,應把握爭取外商來台設點的黃金交叉期,吸引國際公司來台掛牌,促使國際前瞻技術與經驗落地,強化生技產業生態發展。(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杜蕙蓉/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