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症原因為何?梁朝偉自曝深受其害 社恐該怎麼辦?社牛又是什麼?

社交恐懼症,你聽過嗎?社交是人類社會中必備的能力之一,良善的互動能為人生經驗帶來正向的影響;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順利地與他人互動,社交恐懼症患者在面對社交情境時,容易感受到難以克服的焦慮和恐懼,外人卻常誤解為單純的內向。究竟社交恐懼症是什麼?社交恐懼症跟害羞有何不同?我好像有社交恐懼症,該怎麼辦?

社交恐懼症患者在面對各種社交情境時,容易感到焦慮或恐懼。示意圖來源:Getty Images
社交恐懼症患者在面對各種社交情境時,容易感到焦慮或恐懼。示意圖來源:Getty Images (PeopleImages via Getty Images)

社交恐懼症和害羞一樣嗎?「社牛」又是什麼?

很多人不知道,在影視圈走跳數十年的影帝梁朝偉,其實深受社交恐懼症所苦。梁朝偉曾拍攝抖音影片,坦言偶爾會把自己藏起來,遇到初次見面的人會緊張,人多時也會手足無措,那對人人誇讚「會說話的眼睛」,大概也是因不擅於言詞,而用眼神來表達自我。

社交恐懼症究竟是什麼?其實,社交恐懼症和所謂的內向、害羞,存在一定的差異。在一般人的生活裡,都曾有過害羞的經驗,比如與陌生人初次見面,那種些微怯生生的感受;但正常情況下,個人生活不會因為害羞受到太大的影響,一般人也都能應付自如。而社交恐懼症是焦慮症的一種,和憂鬱症、藥物濫用同為現代三大盛行率最高的精神疾病。英國國民保健署美國心理學會資料顯示,社交恐懼症又稱為社交焦慮症,是指個人對社交場合存在長期且壓倒性的恐懼。社交恐懼症相當常見,通常始於青少年時期,不僅令人痛苦,也會對生活產生衝擊。有些人的病況會隨著年齡增長獲得改善,但若未就醫控制,病況恐怕難以自行好轉。

臨床心理師陳品皓指出,社交恐懼症是因擔心自己在他人面前表現不恰當,或在意自己的焦慮感被他人發現,使得個人深感困窘,進而影響生活、工作、學習和其他社交活動。諮商實習心理師楊舒雲另表示,社交恐懼症患者會對自身產生負面評價,也常合併患有憂鬱症、自我傷害或其他精神疾病。

社交恐懼症的相反「社交牛逼症」,簡稱「社牛」,則起源於網友用來形容中國大陸資深網紅「雙喜哥」,不畏異樣眼光,經常在公開場合做出讓眾人尷尬的行為。社交牛逼症者不怕生、自來熟,能快速與陌生人打成一片,且不擔心被嘲笑,沒有任何包袱,敢於放飛自我,在社交場合游刃有餘。

延伸閱讀》出席活動全靠老婆劉嘉玲!梁朝偉3招克服「嚴重社恐」 首談悲慘童年

社交恐懼症原因為何?

社交恐懼症可能由生理、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形成,常見致病原因有以下五點:

  • 遺傳因素:有研究顯示,社交恐懼症的行為,可能模仿或學習自其他家族成員。因此,要是家族成員中患有社交恐懼症,患病的風險可能增加。

  • 腦部傳遞物質失衡:社交恐懼症患者,腦部中負責調控情緒的血清素與腦內多巴胺,可能比一般人少。

  • 負面生活經驗:曾經遭遇某種社交上的挫敗,像是家庭暴力、曾被校園霸凌、職場排擠等,可能潛移默化導致社交恐懼症。

  • 父母教養方式:控制欲強的父母,若從小對孩子過度保護,抑制孩子好奇心又不准違抗,一旦孩子的性格敏感而壓抑,罹患社交恐懼症的風險很可能會增加。

  • 個性:天生害羞內向、性格較為敏感含蓄的人,相對容易罹患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症狀有哪些?

情緒方面

  • 極度懼怕與陌生人相處。

  • 非常擔心自己尷尬或出糗。

  • 害怕會被他人評論的場面。

  • 害怕其他人發現自己的焦慮不安。

  • 害怕和人合作或說話,因為擔心會令自己出醜。

  • 傾向避開會成為焦點的場合。

  • 容易沒自信、認為自己沒價值。

生理方面

  • 心悸(心跳不規律或過快)、呼吸困難,胸口不適或疼痛。

  • 大量流汗。

  • 臉紅耳熱。

  • 手震或發抖,聲音震顫。

  • 口乾舌燥,說話出現困難。

  • 暈眩,腳步踉蹌。

  • 胃部不適,感到噁心。

  • 手腳冰冷。

  • 頻繁如廁。

延伸閱讀》社恐人士的5大煩惱!遇到交際就想躲 最怕與人沒話聊

社交恐懼症如何檢視自己是否有?

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提供社交恐懼症自我測試表,開放所有人線上初步測驗;民眾亦可依照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所制定的診斷標準,簡單自我判斷:

  • 對特定社交場合,表現出持續性的恐懼或焦慮。

  • 擔心自己的行為舉止受到批判、羞辱或讓氣氛尷尬,而表現焦慮。

  • 迴避會讓自己感到焦慮的社交場合,或帶著強烈的恐懼去忍受。

  • 恐懼與焦慮感受,與實際狀況不相符。

  • 對社交場合的恐懼與焦慮,持續六個月(含)以上。

  • 對社交的恐懼引起個人痛苦與功能性障礙,例如人際關係、職業、學業功能損害。

  • 恐懼的狀態無法透過其他醫療狀況、精神疾病、藥物反應或藥物濫用,做出更好的解釋。

如果發現自己有害怕社交的情形,可先觀察狀況是持續性或暫時性;倘若上述多種情況發生已久,且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尋求專業醫療資源協助。

社交恐懼症怎麼辦?社交恐懼症治療方式有哪些?

有社交恐懼症的朋友,平時可以透過腹式呼吸、冥想等自助情緒管理技巧,練習放鬆,戰勝社交帶來的焦慮。而醫師通常會視社交恐懼症患者的情況,給予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藉此緩解病情。

藥物治療

最常用的藥物是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SNRI)及抗焦慮劑,患者需遵照醫囑服藥,避免自行停藥或增減劑量,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心理治療

目前最普遍的心理治療方式是「認知行為治療」。首先,臨床心理學家會與患者建立互信的同盟關係;接著,藉由面談及教學技巧,讓患者不斷反思,以達到糾正思想謬誤的效果,調整患者的逃避行為並降低焦慮感。患者會在過程中,練習面對讓自己感到不安的場合,並改善在社交場合的表現,慢慢增強對自己的信心。

放鬆訓練

腹式呼吸、瑜伽、靜坐、冥想,都有助於降低焦慮程度,可以搭配心理治療同時進行。

此外,由於社交恐懼症需長期治療,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透過盡量和不會讓人感到焦慮的朋友相處、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飲品、規律運動、保持睡眠充足等方式,妥善照顧自己。

實習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廖梓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