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7旬翁罹雙癌!切30公分腸保命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早期大腸癌個案幾乎完全沒有症狀。示意圖。(圖/翻攝自pixabay)
早期大腸癌個案幾乎完全沒有症狀。示意圖。(圖/翻攝自pixabay)

男性上了年紀後總有攝護腺問題,但也要小心其他腫瘤的可能併發。70歲的李先生(化名)去年9月發現罹患攝護腺癌,沒想到治療前經核磁共振檢查時竟意外發現乙狀結腸竟也有惡性腫瘤(大腸癌),經與北榮醫師討論後,決定以達文西手術一次解決,在兩位外科醫師執刀下,先後切除攝護腺、乙狀結腸病灶前後共20多公分保住性命。讓李先生慶幸的是,同時發現雙癌只需一次手術、同一筆費用,保留了泌尿及性功能、也能正常飲食。

收治上述個案的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宏鑫表示,癌症自1982年起便高居台灣10大死因之首!衛福部國健署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顯示,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高居首位,死亡率則為所有癌症第3位。

大腸直腸癌發生原因包括年紀(年長)、飲食習慣(如常攝取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食物者)、遺傳(如家中有罹患大腸癌者,腸癌機率大幅增加)等;常見症狀上包含血便、腹脹、腹部有腫塊、貧血、體重減輕等,但早期大腸癌個案幾乎完全沒有症狀。

林宏鑫表示,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高居癌症首位。(圖/林宏鑫提供)
林宏鑫表示,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高居癌症首位。(圖/林宏鑫提供)

他說,大腸直腸癌依據腫瘤型態及癌症期別,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基本上以手術切除為主,化學藥物治療或放射治療為輔助性治療;常見術式分為傳統的開放式手術、腹腔鏡手術、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其中,傳統手術雖仍有其角色在,但腹腔鏡優點包含術後腸道恢復快,手術傷口小,疼痛感減輕、減少發生腹內沾黏機會等,因此更容易被病患接受。不過,由於腔室複雜又小,腹腔鏡手術器械無法旋轉自如,執刀醫師旁需有助手協助,且影像以2D呈現、長時間手術容易疲累等因素,使醫師在執刀時面臨限制。

而近年則出現「達文西」手術、即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系統。器械具靈活旋轉和彎曲的優勢,讓醫師在狹窄空間能更精準地進行分離、切斷及縫合,且3D立體影像畫質更清晰,對患者病灶周圍組織清除及神經叢的保護也有更好的效果。就國外文獻顯示,接受達文西手術患者,有更高機率保有正常的泌尿及性功能,也能縮短住院天數、降低術後併發症風險的優勢,有助術後生活品質。他舉例,北榮一年約800-900例中,接近9成是進行腹腔鏡等微創手術,他自己的病人接受度也提升,約1成進行達文西手術。

不過林宏鑫也提到,目前大部分的開放式手術及腹腔鏡手術皆有納入健保給付,機械手臂輔助前列腺切除術及部分腎切除的手術費,也比照腹腔鏡手術費率由健保支出,剩下的耗材及其他費用則由民眾自付。而機械手臂用於切除大腸直腸癌,尚無法比照現行腹腔鏡手術金額獲得健保給付,自費金額約為腹腔鏡的3、4倍。民眾手術前也可再考量,或與主治醫師討論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他並呼籲,大腸直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目前政府補助50至74歲者每2年一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民眾應多加利用。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古代陪葬嬪妃!為何「雙腿都被掰開」? 原因太殘忍
30歲男腸道阻塞竟大腸癌末期 靠化療、標靶藥物撿回一命
散步好心搬走路中石 民眾一摸才發現竟是穿山甲
男友鳥「跟看過的不一樣」 女衝泌尿科:找不到頭還一圈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