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碩工業去年每股盈餘2.56元,擬赴泰國建第二生產基地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時碩工業(4566)公布2024年財報,2024年營收為47.97億元,年成長14%,稅後淨利為2.56億元,年減約2%,每股稅後盈餘為2.56元。因應擴充規模及配合長期營運規劃保留所需資金,擬發放現金股利1.503元。2024年產品銷售比重來看,汽車制動應用占比為34%、汽車安全應用占比為16%、工業應用銷售占比則為36%、航太應用占比則為14%。
時碩指出,各產品相較前一年同期來看,汽車應用銷售營收成長5%,主因是來自於中國自主品牌及新能源車銷量持續成長;工業應用銷售受到高階及電動自行車主要客戶與終端品牌需求急凍,各階供應鏈飽受庫存之苦,加上半導體終端應用庫存調整速度仍有雜音,營收年減3%;航太應用銷售受惠全球航空產業復甦,相較前年成長25%。
時碩2024年營業毛利10.41億元,較前一年增加12%,但持續針對製程與產品結構進行優化並強化供應鏈管理能力,提升投入產出效率,強化工廠管理效率以改善毛利率和受惠強勢的美元,毛利率仍維持21.7%,與前一年度22.1%略減。
時碩除機械加工以外,在2021年開始陸續透過轉投資公司,德國Form Technology (屬高端沖壓成型模具設計與製造商)以及蘇州崇業(屬沖壓與深抽模具與量產製造工廠)以建立自有機加與沖壓核心競爭力,2024年因全球傳統內燃機的汽車市場受到中國電動車低價競爭的原因,嚴重衝擊所有傳統汽車產業供應鏈,時碩旗下兩家轉投資企業,其中蘇州崇業公司的整頓與整理,仍在進行中,時碩以最保守先提列減損損失合計9595萬元,因致稅後淨利年減約2%。
時碩指出,2025年全球經濟更加挑戰,導致貿易前景充滿高度不確定性,時碩仍持續拓展新商機,在汽車應用領域,因應中國及中國以外汽車市場不同的發展趨勢,燃油、新能源車系業務並重,以分散公司運營風險並確保營收獲利的成長。
在工業應用領域,除開拓高階自行車新鋁件產品外,尚包括半導體IC封測、高階壓力計、HVAC壓縮機、AI產業水冷散熱等方案;在航太應用類則結合時碩的機加與天陽航太的鑄件與表面處理的能力爭取更多新商機,持續開發電漿拋光技術應用於高表面精度產品;在醫材領域持續開發同質性的客戶和產品。並在利基市場如AI產業的散熱管理零組件等業務。
另外,因應全球供應鏈多元化趨勢,2024年董事會通過泰國投資購買土地及設廠,擬以更大規模籌建時碩各產品群的第二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