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最青-不被正職綁住 零工經濟興起
少子化引發大環境缺工、事求人的產業結構,也由於年輕一代偏好享受生活、不想被正職工作綁住的心態,打工為主的模式逐漸盛行,新世代更多選擇打工獲取日常新鮮感,並且加上追星、交友等福利,將打工真真正正融入於生活之中。
人生不想以工作為主,想充分享受生活的同時能賺錢,才是當前不少新世代心中合理的工作方式。打工達人陳俞安分享,本身雖有餐飲觀光專長,但並不喜歡被綁在同個地方上班的氛圍,反而持續接下不同打工,能帶來解不同任務、嘗試各種事務的新鮮感,讓自己更能享受工作的時光,真正將工作融入生活。
打工資訊平台打工趣執行長林偉立表示,因少子化與缺工,就業市場目前正處於事求人的環境,因此新一代年輕人通常不擔心會找不到工作,反而更容易選擇打工看看,用多元的工作環境來交朋友、體驗生活,甚至探索自我。
基本工資也助推打工族崛起,林偉立發現,過去許多人僅視打工為過渡或兼差,但今年基本時薪升至190元,換算月薪堪比正職薪資,因此與其正職低薪且束縛的環境,現在不少年輕人勇於專職擔任打工族,選擇每天接多份零工、或一~二個月就換地方打工的方式,享受多元化職場的感覺。
據打工趣平台統計,30歲以下打工族最愛應徵的打工種類以活動類為大宗,占比逼近4成;同時高時薪、低門檻的勞力類,與不用外勤曬太陽的辦公類也很受歡迎。反而是過去熱門的餐飲與服務類工作,近年有因奧客增加、缺工導致工作份量重,在打工族心中應徵排序有下滑。
活動類打工熱門,充分體現出打工族將生活體驗融入工作的模式。陳俞安表示,在演唱會等大型活動類打工,有機會與明星藝人近距離接觸,自己也曾因工作內容要幫忙藝人顧行李,進而有與明星聊天的機會,類似工作能滿足不少年輕人的追星夢。同時,活動類打工常需要與人群接觸,甚至要聊天、導覽,時下許多「E人」年輕人可能不覺得這是工作,反而是一種生活日常,並享受著當中的互動樂趣。
這股打工潮也有朝向不同年齡段蔓延的趨勢,林偉立觀察,當前打工已非20~30歲年輕人的專利,由於不少工作要求的技術門檻不高,愈來愈多40~60歲族群也用打工方式重返職場,與社會連結。
陳俞安表示,打工時也常遇見40多歲上班族,利用周末等時間兼職,除加減賺之外,還當作是一種拓展生活新體驗的管道。
對當前缺工的業界來說,這股新世代打工風氣也值得觀察與注意,將更多工作內容以碎片化、標準化的方式處理,透過尋覓打工族來解決缺工問題,或者是當前企業應對人手短缺的一種解決之道。
但同時,也不能因為是打工族就忽略權益保障。林偉立表示,新一代年輕人通常都非常清楚、且重視工作的權益,對於未遵照勞基法規、最低時薪的工作,時常會主動檢舉。因此建議打工雇主要更注意薪資與工作內容是否合乎法規,才能順利吸引到打工族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