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買氣 東莞主攻電子產品

在疫情趨緩、多地解封下,大陸各地政府正利用端午假期鼓勵民眾「買買買」,藉以拉抬低迷經濟。電子製造與台商聚集重鎮東莞3日推出26條措施,擴大電子消費券使用範圍,民眾購買電子產品最高可獲取人民幣(下同)2千元補貼;南京、西安則強打汽車消費券。

綜合陸媒報導,大陸的清零防疫政策重創經濟,尤其上海3月底封城後,直至6月1日才解封,更引發國際關注。但隨著疫情趨緩,端午假期前夕,大陸中央日前發布「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以及減徵車輛購置稅等政策,各地也密集發放消費券、財政補貼。

中新網報導指出,2022年第一季,大陸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69.4%,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但3月底以來大陸多地疫情散發,消費領域特別是接觸型消費受衝擊甚大。大陸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4月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減11.1%,出現大滑坡。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年減8.4%。因此提振消費,重拾經濟活力,已是迫在眉睫。

為此,近日大陸多地啟動促消費活動,東莞、南京、西安則是最新加入者。新浪財經報導,東莞3日發布關於促進消費發展的26條措施,重點在擴大電子消費券的使用範圍,將安排2億元發放消費券。

報導稱,東莞鼓勵電子資訊消費,安排6千萬元對消費者購買電子產品按銷售價格的15%給與事後補貼,每人累計最高補貼2千元。同時展開商品集中促銷活動,安排2千萬元進行消費補貼,每人最高不超過1千元。

同日,南京也推出若干促進消費新措施,對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將給與最高1.2萬元的補貼。西安官方則表示,今年6月至9月期間,將發放1億元汽車專用消費券;對於購買一、二級節能家電者,將按照購買價格發給補貼,單件商品最高補貼1千元。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表示,雖然發放消費券、數位人民幣紅包等短時間內能夠提振消費,但僅靠這些還不夠,需要財政、金融政策相配合,全方位的推進才能真正恢復經濟活力。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成:黃小玉價格回不去了
外資期現貨 由空翻多
錢景俏 5檔電池材料供應鏈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