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從花蓮地震談台灣災害防治的挑戰

花蓮發生台灣25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災害,雖從結果來看災難損害尚在可控管範圍、多數人員也即時脫離現場降低了傷亡數,但陸續傳出的中橫公路柔腸寸斷、新北捷運梁軌移位、軟腳蝦大樓倒塌等問題卻不容忽視,如何降低損害、防範災害於未然,應列為本次事件檢討時的主要課題。

這次讓全台有感的地震規模達芮氏規模7.2,即使地震頻仍的花蓮也屬少見,若不是發生時間剛好在早晨、震央位於外海偏離核心地區、雖屬極淺層地震亦有15.5公里的深度,後果如何實難以想像,我們無法預測下一次災害將於何時降臨,但從災後各種現象觀察,在「盡人事」方面還有努力的空間。

地震災害善後的首要焦點,為失聯人員的發現與搶救,科技器材的輔助更被寄予厚望。而本次震災的太魯閣地區現場,受制於環境地形及通訊受到干擾,台灣的無人機幾經測試卻難以勝任,必須倚重具有專業技術能力的土耳其無人機團隊,來台協助測試。我們感謝土國提供的專業協助之餘,也要體認到救人如救火,如何最快速的精準掌握到災害現場的人員數量、位置,至為重要,在台灣的無人機實力更加精進之前,或可直接跳過開放外國團隊協尋,才能跟時間賽跑。

不久前,準總統賴清德前往嘉義,視察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時,也出現能搭載輕型飛彈的無人機螺旋槳驅動馬達上,印著「made in China」的字樣,業者一樣解釋這是測試階段,未來將更換為台灣製造,我們的無人機領域實力究竟為何,當時已被打上問號。對照本次太魯閣的救災測試無功而返,現有團隊對於重點發展產業的實際能力,會否基於邀功或爭取預算等理由而誇大其辭,頗值得將上任的新政府好好檢視一番。

其次要提及的,也和導入科技運用於救災有關係。台灣除了地震之外,還同時承受著極端氣候的試煉,這次地震發生後,即將來臨的鋒面所帶來的雨水,是否會讓當地的土石流進一步惡化,頗令外界擔心。其實早在2012年的國道基隆七堵段發生走山、四人罹難,以及2018年台鐵普悠瑪列車出軌翻車,造成18人死亡、逾200人輕重傷等事件以來,不斷有科技業者呼籲,要善用科技預警能力應付天災,國外亦有先例,全天候24小時監控邊坡的技術早已成熟,如在容易發生土石流災害的地段,廣設偵測器,導入人工智慧擅長分析數以萬計微弱訊號,進行預防性維護的做法,一發現異常,立刻通知進行養護,那些呈現在螢幕上,令人怵目驚心的土石流爆發走山場景,才有降低的可能。

震災還引起民眾對於住屋安全問題的重視,全台陸續開出多棟紅單與黃單的危樓建築,必須盡快完成修補,問題在於,雖動員專業技師339人投入勘災,但標的還是各地彙整民眾請求的建築物個案。換言之,如有民眾擔心鑑定結果被列為危樓,會影響其房價或對外租售時,很可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申請鑑定。推估本次震災受損的房屋,絕不只目前公布的數字,若真要讓震後民眾住得安心,主動對全台建築進行一次危樓總盤點,應是可以考慮的作法,但如此一來很難避免最後公布的結果,將對特定建案或建商造成負面影響。是否願在住安問題上跨出這一步,對執政者是一大考驗。

最後要提的是金融層面,主要關於保險機制的強化。台灣長期面臨颱風、地震等難以預料災害的侵襲,透過保險機制分散風險是最好的方式,但我們的產物保險始終聊備一格,規模難以和人身保險相提並論,不含新冠疫情特殊情況的整體產險業全年業績表現,往往比不上任何一家公股銀行,也由於不論企業或個人,對於擁有的產物缺乏風險意識,導致一旦遭逢災害只能自行承擔損失。以本次的震災來說,據住宅地震保險基金統計,至3月底全台灣住宅地震險投保率為38%,災區花蓮只有30%,投保率最高的桃園市也只有46%、不及5成,由於保額不高,當房貸戶繳清房貸後大多不再投保。

此一現象如要改變,靠民間自發實難以辦到,如果真認同此類保險的推廣有其必要性,何妨比照強制險的做法,先架構一個非保不可的基礎險種,再配合業者發揮創意疊加新的保險內容,配合政策提供誘因、鼓勵發展,既有利於保險安全網的建置、提升風險意識,也可對台灣脆弱的產險市場發展做出貢獻。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中研院:台灣明年通膨會破2%
台泥認購飛宏私募 攻儲能
hold不住!最賣進口車也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