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是唯一! 新形態「舒活」席捲Z世代

隨著物價上漲,職場不容易,生活壓力又大,近幾年不少人開始了安靜離職的模式,把自己份內工作做好即可,但如果不是這麼消極路線的話,現在還有一新型態,叫做「舒活」,一樣會把工作做好,但比起工作,會更重視生活的平衡與快樂。

圖/TVBS
圖/TVBS

接電話打電腦整理資料,在忙碌的辦公室,並肩坐著埋頭工作的勞工,職場大環境生存不易,而在這樣高壓競爭現實底下,也發展出主動反擊的生活態度。

記者陳文越:「認真工作歸工作,那對於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世代而言,取得工作以及生活的平衡,是比賺大錢還要更重要的成功目標,而實踐這樣子的方法,就是舒活,所謂舒活在TikTok上有一個標籤,softliving觀看次數是已經到達了百億次。」

拒絕過度競爭與壓力,轉而專注於生活中的快樂與當下,進一步細看,相較於安靜離職的標籤,擁有約5億觀看次數,對「舒活」的興趣已經遠遠超車,而舒活人生#softlife也比安靜離職還要多,觀看次數超過7億次。

諮商心理師蘇予昕:「在我們諮商臨床上有非常非常多的個案,都是因為工作壓力過大,然後好像失去平衡,所以才進入諮商來療癒自己,所以這是這個時代非常常見的現象,那大家都會開始覺得我這麼拚,到底為了什麼,好像也沒有特別有成就感,然後大家也覺得這是應該的,沒有那種滿足的感受,所以他們會回到說,對啊,我其實拚是為了內在感覺好,那為何我不先從我的內在感覺來療癒起,所以這舒活變成Z世代朋友的一個適應的方式,老實說我覺得滿積極的,因為在還沒有看到希望感,跟值得努力拚命的目標之前,我們有點像持盈保泰,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能量。」

廣告

當生活成本高漲,壓力無限擴大,年輕世代對財富自由的想像,已經越來越微弱,但疫情的衝擊下,又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被重視,打開網路搜尋近三個月,與「舒活」相關的關鍵字,其中又以「健康」為最大宗,另外包括體驗.身體.保養.空間.舒適等等,也在列表裡頭。

網路溫度計營運長蔣志薇:「過去其實的職場文化很多人都是工作狂,或是覺得說你努力工作,把工作放在第一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在近年來,大家年輕人尤其是Z世代,Z世代的年輕人他們已經不是這樣想了,他們現在開始拒絕這種工作狂的文化,他們會覺得說其實在工作之外,他們應該要更注重自己的生活,包含了安靜離職以及舒活生活,這些關鍵字都已經在網路上的聲量逐漸的增加。」

圖/TVBS
圖/TVBS

所謂「安靜離職」並不是真的離職,而是疫情下催生的職場新觀念,勞工仍會履行自己的職責,只是工作上不再投入額外心力,拒絕推崇把工作,視為人生全部的奮鬥文化,也認為人的價值不等於他的生產力,而不同於安靜「辭職」,「舒活」反而更具積極性,傾向直接放棄討厭、有害的工作,埋首於自己真正熱愛的環境,同時透過更愛自己的方式,讓幸福感極大化。

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花一些錢去吃大餐,或者去學自己有興趣的才藝,變成說他也不是完全像那種精緻窮,就是這個月賺多少錢就是全部花去買名牌,或是精品,他會是個適時保留一些這個存款,做理財規劃,那另一方面在工作態度上,他又不會像安靜離職族或躺平族那麼的消極,好像只有追求最低的標準,他還是會設定一個工作績效在一個水準之上,但是還是會追求事業跟這個生活的一個平衡。」

平衡有多重要,不只是年輕世代的課題,根據人力銀行2022年的調查統計,就發現求職者在找工作時,最重視的求職考量除了薪水以外,第二名就是「工作與個人生活」,必須要有好的平衡。

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拚命一直工作可能有過勞的傾向,但有的人可能就是覺得說比較想要享受生活,想要過這種精緻窮的生活,也沒有說到底哪個好或不好。」

圖/TVBS
圖/TVBS

隨著大環境的轉換,工作不再是唯一目標,想活的巧、活的好,也成了「舒活」生活型態的新選擇。

更多 TVBS 報導
妹子求救「剩92元怎撐到下個月」 前輩聽原因搖頭:活該
朝9晚5免加班!職場小白卻不想待 網酸「草莓」掀論戰
扯!男入職1小時就失業 公司認「招錯人」給200元打發
新鮮人起薪「高雄40K、台北44K」 民眾:2萬8就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