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轉型電商+網紅品牌 美而快躋身獲利成長公司(3-1)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3年培育超過30個KOL(網紅)品牌,貢獻年營收30億元以上,等於每年創造出10個年營收破億元新品牌,複製的數量持續增加中,這是美而快(5321)集團董事長廖承豪所打造出、全台獨一無二「品牌孵化平台」與「流量變現」電商營運模式,亦是原為PCB廠的友銓(更名為美而快)重獲新生、躋身為獲利成長公司的勝利方程式。

友銓自2018年廖承豪以借殼方式入主後積極進行轉型,不過,即使從小在成衣批發集散地五分埔長大,並成功自創品牌Pazzo及MEIER.Q,對服裝產業及電商運作眉角已了然於胸,轉型過程也非一帆風順,廖承豪坦言,過去幾年美而快集團旗下的KOL品牌並非支支命中,品牌主理人一個判斷失誤就造成龐大的庫存虧損。

然而,廖承豪從失敗經驗中發現,許多藝人、部落客、KOL網紅等,都有自創品牌的渴望,他們手中握有關鍵流量資源,卻苦無供應鏈管理的能力,也欠缺經營電商需要的工具、團隊與知識,於是決定將美而快集團轉型成「品牌孵化平台」,不只灌注電商經營knowhow,讓不同的品牌創業者互相分享成功經驗,縮短學習曲線,同時還「賦能」(empower)予這些網紅創業家,進而淬鍊出一套結合電商及網紅經濟的新商業模式及企業獲利方程式。

在確立新商業模式後,去年廖承豪更痛下決心,一口氣打消近1.3億元庫存及商譽減損,讓公司財務體質更為健全,美而快也浴火重生,今年第1季順利轉虧為盈,今年上半年稅後盈餘達3911萬元,每股盈餘為1.12元,其中5月及6月稅後盈餘為3955萬元,超越第1季獲利,兩個月每股盈餘為0.76元,累計前8月合併營收為18.09億元,年增34.2%。

目前電商事業佔比已超過70%,友銓日前股東會決議更名為「美而快國際公司」,正式從老舊電子製造廠,蛻變成全台上市櫃公司中,唯一一家具備網紅經濟與時尚電商概念的公司。

美而快集團在逐步站穩服飾產業後,也橫向擴及到美食、文創、生活等領域,未來將如何擴大公司營運,以下是廖承豪專訪:

問:身為台灣首家結合快時尚品牌及網紅營運的電商,可否談談公司營運架構及模式?

答:美而快是透過投資、品牌孵化、整合生產端到品牌銷售一條龍服務,達到流量變現電商平台企業。

目前美而快集團除了營收佔比約27%的PCB電子零組件,電商部分大致可以分為「網紅品牌、商業品牌、B2B及生活選物」等四大體系,其中商業品牌為2010年創立的Pazzo及2014年創立Meier.Q,這兩個商業品牌是以『快時尚』垂直電商(從商品設計、供應鏈、物流、電商平台、金流整合等)方式切入台灣服飾市場,約佔營收比重24%。2016年品牌孵化概念萌芽,美而快集團開始協助網紅成立品牌公司,整合服飾設計、製造商資源及電商平台(官網、物流、金流),以對流行服飾市場敏感度,提供網紅商品設計之建議、協助行銷企劃及廣告投放,並提供打版、美編、供應鏈、官網平台及物流等後勤服務,共同開拓市場。看準網紅與KOL的行銷強度,公司陸續與漢娜妞、余函彌、大饅大力等台灣知名部落客、網紅合作創立品牌。

2018年入主友銓後,挾進入資本市場優勢,我們開始收購各家網紅公司,將集團旗下品牌由Pazzo、MEIER.Q逐步拓展至擁有Mercci22、Miyuki、YuYu Active、WEAR to EAT、Chenn Chenn、An'Q、Mouggan等知名網路服飾品牌;目前網紅品牌已成為公司營運主力,約佔公司營收比重29%。發展過程中,我們體認到「流量」為KOL們的核心資源,如何「變現」則是美而快的關鍵knowhow;近年來台灣優良製造商陷入轉型困境,他們很會做代工產品,但不會做品牌及通路管理,我們就把這些製造商整合進來,協助他們尋找適合的網紅來做品牌、包裝及行銷,我們負責電商平台架構,藉由整合優良製造商將產品線從服裝擴大至美妝保養品、鞋子、保健食品等,美而快也開展出全新的「生活選物」商業模式:我們負責電商平台架構,藉由整合優良製造商將產品線從服裝擴大至美妝保養品、鞋子、保健食品等類別,並提供標準官網架構、金物流整合,數位行銷策略,網紅則負責在粉絲圈推播;目前此項業務佔營收比重約16%。

至於電商B2B業務則是類似貿易商平台,由於我們擁有多元的服飾供應商,訂單量大,有些網紅公司手上有訂單,但沒有製造商,因此下單給美而快,透過我們找供應商生產,我們賺取類似貿易商價差,目前營收佔比約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