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光中國市場最壞情況已過,台灣雙主軸穩成長,今年營運拚轉強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台灣最大視光通路品牌大學光(3218)1月在傳統屈光手術旺季推波下,月營收4.17億元創新高,月增17%、年增16.3%。大學光表示, 中國市場最壞情況已過,去年轉型聚焦在高階自費手術,成效已逐步顯現,1月業績同步向上,今年有機會拚損平,而台灣市場則推畫導入新術式,並積極推動老花+近視矯正,整體營運成長力道有機會轉強,法人看好營收重回雙位數百分比成長。
1月營收4.17億元創新高,月增17%、年增16.3%。大學光表示,主要是長假前手術量顯著增加帶動,台灣、中國市場業績同步向上,尤其台灣的成長幅度更超過中國。
中國方面,目前總體經濟仍不樂觀,當地政府推動刺激經濟方案帶動市場緩步往上,大學光指出,公司最壞情況已經過去,2024年整併兩間受醫保政策影響業務表現之自營據點與醫院,集中資源在已有獲利之據點,並轉型升級推動高階自費手術,成效開始顯現。今年期望揮別去年的大幅虧損,中國地區營運能拚損平。
台灣方面,2024年屈光手術量持平,但平均客單價提高,今年會持續努力,拉高平均客單價。今年計畫針對角膜較薄的高近視族群,導入屈光手術類的新術式,也會加大力度推動老花+近視的矯正手術。
大學光目前在台灣有28間合作診所及31間直營門市,中國則有4間自營眼科診所、5家合作醫院,2024年台灣及中國地區營收占比分別為85%及15%。2024年營收42.3億元,年成長3.6%,法人預估,毛利率60%,稅後淨利同步小增,EPS 12.69元。2025年營收成長轉強跳戰47億元,毛利率有機會往上,EPS有機會挑戰1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