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大利多!投資公建、私募股權基金、永續產業大鬆綁
壽險業大利多!為打造亞資中心、引導壽險資金加大投資台灣,金管會修法放寬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私募股權基金(PE)、永續標的範圍,且3月26日發布後即可上路。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25日指出,此次鬆綁可把壽險直接投資公建與間接透過私募股權基金投資公建的範圍拉齊一致,對小型、投研人力不足的壽險公司來說投資更有效率,只要透過私募股權基金就可投資公建(如社團法人醫院、數據中心)、社福事業(如日照中心)、ESG永續標的(如:風電、再生能源)。
據保局統計,截去年底,壽險投資公共建設達658億元、有價證券投資公建達1,687億元、不動產地上權公建是2,982億元、私募股權投資五加二與六大核心103億元,占壽險可運用資金比例相當小,鬆綁後可引導壽險資金進入公建、產業。
首先,在保險業直接投資公建的部分,全面納入促參法的公建範圍。蔡火炎指出,現行保險業直接投資的公建有六項,包括:公路、鐵路、公用事業等等,此次新增二大範圍,一是完整納入依促參法辦理的公共建設案,設施項目包括衛生福利及醫療設施(如住宿型長照機構、社團法人醫院)、社會及勞工福利設施(如日照中心)、文教及影視音設施(如圖書館、美術館)、綠能設施、商業設施、農業及資源循環再利用設施(如沼氣發電)、數位建設(如數據中心)等。二是
主辦機關依其他法令(例如:獎勵民間參與交通建設條例、商港法、都市更新條例、大眾捷運法等)規劃之公共投資案。
第二項放寬是擴大保險業可投資的私募股權基金(PE)類型。蔡火炎指出,過去保險業可投資的PE限於五加二、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配合政策的公共投資,此次放寬後只要是投資「配合政策的公共投資、依促參法及其他法令辦理之案件、ESG永續標的、社會福利事業」的私募股權基金,保險業也能投資。
蔡火炎指出,保險業直接投資、間接投資公建差別在於,直接投資要培養自己的人員分析研究,而間接透過PE基金投資的話,只要評估該檔PE基金是否符合規範就投資,對小規模的保險公司、沒有團隊做投資前評估的公司來說較高效。
第三項放寬則是開放保險業投融資ESG永續標的管道。將保險業直接投資、國家級投資公司轉投資及參貸放款的運用範圍從原本的五加二與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放寬至ESG永續標的。而所謂的「ESG永續標的」涵蓋半導體、面板、農林業、金融保險業等5大產業29項。
蔡火炎指出,雖放寬投資標的範圍,但仍有投資限額。依專案運用投資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每個單一投資標的不能超過保險可運用資金的5%,專案運用、公共投資、社會福利的投資加起來不能超過可運用資金的10%。
對於被投資對象的投資比例也有限制。公共投資、社會福利不能超過被投資公司已發行股份的45%,但若是資本適足率250%以上等符合條件者,可以超過45%經主管機同意最高投資至100%;專案運用則不能超過被投資公司已發行股份10%。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好市多19年員工激推 3月必買這9樣商品:超受歡迎
傳產金融股是聚寶盆 元大金等4檔「勝大盤、穩定配、不漲停、漲不停」 老手出清也後悔
他勞退分紅爽領近160萬元!別被「千萬退休金」迷惑了 達人3點剖析:遇1情況快點領出才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