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向川普獻策?美國稱霸晶片業 季辛格:還差台積電1事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金融時報》報導,英特爾前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受訪時表示,即使美國總統川普利用關稅讓台積電(TSMC)同意在美國追加投資1,000億美元,也無法讓美國奪回過往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呼風喚雨的霸主地位。

台積電董事長兼執行長魏哲家3月初在白宮宣布額外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未來幾年將在美國再建造5座新晶片設施,包括三座新的晶片製造廠和兩座先進封裝廠。此外,台積電也將在美國打造一座研發中心。

當時川普表示,台積電此舉可避免晶片出口美國時被徵收高額關稅。

去年4月,台積電宣布在美國的投資計畫擴大250億美元,使投資規模達到650億美元,這表示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總額將達到1,650億美元。

去年底因扭轉營運計畫失利而遭到英特爾董事會逼退的季辛格最近找到新工作,除了出任美國科技公司Gloo的技術主管和執行長,也擔任矽谷創投公司Playground Global的合夥人。

《金融時報》報導,隨著台積電在技術和生產能力上狠甩英特爾的事實似乎已回天乏術,現在川普政府傾向於借力台積電來重振美國晶片製造。

季辛格在受訪時表示,如果美國無法在最新半導體技術的研發上取得主導,便不具有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但台積電目前所有研發工作都在台灣,也還沒看到要宣布轉移研發據點的跡象。川普藉由關稅威脅促使台積電等公司來美國設廠,長期而言,這仍然有利於美國,只不過美國的半導體業並不會因此重返榮耀。

儘管如此,季辛格表示,美國在許多先進技術領域仍然具有領先優勢,例如,美國仍可主導AI開發。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橫空出世雖然讓人驚豔,但他不認為這會給美國企業帶來顛覆性的挑戰,「DeepSeek的AI模型是一項優秀的工程,但不是核心創新,也非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