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無量崩跌「房市會是下一個」?央行第八波可能變救市⋯龐大交屋潮會讓房價殺一波嗎
【文/李寧】台股今(7)日上演「黑色星期一」慘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日前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其中,台灣被課高達32%的關稅,震驚產業各界,今一開盤隨即暴跌逾2000點,最低觸及19212.02點,可稱是史詩級崩跌。針對台股大地震是否會連帶震倒房市,有多位房市專家出面分析目前境況。
台股「黑色星期一」上演開盤即收盤
川普對等關稅引爆全球股災,美股遭血洗、台股也難逃一劫,台股因清明連假休市,今(7)日重啟交易,面臨巨大補跌壓力,早盤最低下探19212點,跌2085點,瞬間失守兩萬點,盤前試撮幾乎全面跌停,加權指數幾乎「一開盤就收盤」。
另外,三大型權值股包括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及鴻海(2317)等也都失守;其中,台積電開盤下跌逾9%至848元,慘列跌停股,創史上最大;聯發科及鴻海也分別下殺至1295元(跌幅9.76%)、138.5元(跌幅9.77%),觸及跌停價。廣達(2382)、緯創(3231)也跌停至210元、90.9元。
金管會於週日(4/6)已祭出救市措施,本週包括增加多元擔保品、借券賣出委託量限制從30%降至3%、融券保證金成數由90%拉高至史上調幅最高的130%,先壓制空方,以穩定市場。另也傳出國安基金備戰,視情況出手,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今日更罕見在盤前召開記者會,有意出面信心喊話,但仍難挽狂瀾,台股氣氛低迷。
台股落水房市也遭殃?
專家:留意「3隻黑天鵝」
川普關稅政策的利空消息衝擊台股,不少人也擔憂房市走向,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早在川普宣布關稅政策解放日之前,他就明確預測台灣房市將在2025年面對嚴峻考驗;他認為,「川普效應影響全球經濟」將是最大的一隻黑天鵝,只是沒想到這隻黑天鵝會降臨的這麼早。
房市「3隻黑天鵝」:1.川普效應影響全球經濟、2.建商資金動能被卡死、3.股匯市動盪不安
首先是川普大打關稅貿易戰,加上台積電赴美擴大投資,李同榮認為,種種不利因素都對房市、股市產生不利衝擊。
再來是資金方面,央行施行第七波信用管制,並強化金檢次數,李同榮表示,針對大小建商融資嚴格控管,導致這些建商融資幾乎被卡死,未來即將面臨2025年龎大交屋潮的考驗。
至於股匯市動盪,李同榮先前就分析,資金不見得會流入股市,加上匯市動盪、台幣貶值,更促使外資從股市大量抽離;如今開盤的結果真如他在預測中面臨重挫危機,這對於正在下修中的房市更會是雪上加霜。
李同榮進一步說明,台灣出口產業恐怕會因川普關稅大戰而哀鴻遍野,同時在股市、經濟都陷入困境的同時,「房市跌勢也將會比預期加快,跌幅也將比預期加深。」
除了3隻黑天鵝,他也提及「一隻巨大灰犀牛」,將是全球及兩岸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也會對台灣經濟與房市產生巨大影響。
川普出招釀股災
專家:房市「盤整期」將更長
面對川普毀滅式的關稅政策,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短時間內全球投資人信心潰散,波及的產業廣度仍在持續擴大,對股市的影響幅度確實不容小覷;在股災動盪之下,投資型買盤的布局規畫也將趨向保守。
台灣房屋集團副總裁周鶴鳴則以過往股災如何影響房市為例,他表示,過去每逢全球金融動盪,美國多以量化寬鬆手段快速挽救經濟,包括2020年新冠疫情後聯準會積極印鈔,台灣央行接連降息;2018年中美貿易戰後台灣因資金回流與熱錢效應,反而助長房價上漲。而2003年SARS後政府以土增稅減半徵收刺激房產交易,讓金融股災呈現,先修正後回補,資產重新分配的格局。
但針對這次情況,周鶴鳴指出,這次不同以往,影響層面和盤整期將更長。
川普提出的關稅政策並非單一事件,而是牽動全球供應鏈與產業轉移的大格局,目前市場關注焦點轉向台灣央行是否將釋出更明確的寬鬆態度。若通膨壓力趨緩、出口數據轉弱,央行不排除適度調整貨幣政策救經濟。
李同榮也認為,此刻央行有望再次有驚奇的第八波表現,不同的是,「央行的第八波將不會是打房措施,而可能是救市措施」,包括「緊急提早降息」或「金融寬鬆」政策,但都是針對提振出口產業與企業融資為主軸,此舉將讓房市免於失控崩盤的危機,但不可能逆轉房市下跌趨勢,甚至轉空為多。
另外,馨傳不動產智庫創辦人何世昌透露,今(2025)年房市持續保守看待,預期房市將盤整修正、七都走勢分歧。
股災會讓房市朝買方市場傾斜?
針對川普關稅對房市可能的影響,何世昌提出四點看法:
1.可能刺激建商讓利的意願
2.第二季成交回溫的趨勢可能中止
3.下半年房市銷售壓力與降價的可能性上升
4.買方觀望氛圍更濃
張旭嵐也認為,買方普遍期待價跌,觀望保守態度,若有股市重災戶想賣房救股,勢必得讓價換成交。
房市哪些區域最抗跌?
面對此次川普關稅戰所帶來股災,不僅已創下歷年最大跌幅,更衝擊總體經濟,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為,此狀況也可能大幅打壓投資置產族群信心,加上2024年9月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餘波仍在,全台房市買氣已於今2025年第一季跌入谷底,如今適逢全球性股災,恐怕今年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將創下自2019年疫情以來新低。
張旭嵐也說明,自去(2024)年開始房市飽受限貸令影響,槓桿操作型的置產族早一步收手,削弱房市交易量斷崖式跳水的可能性。
周鶴鳴則分析,雖說整體市場氛圍趨於保守,但資金不會完全撤出市場,反而會轉往找抗震能力強的資產;在全球經濟震盪下,不動產抗通膨效益更加顯著,若出現條件良好、價格合理的標的,仍有機會吸引中長線買盤低點進場。
「特別是七都中蛋黃區精華地段、具交通機能或建設利多議題,在危機中反而更顯價值。」
「儘管大環境變數增加,自住型買方的剛性需求依舊存在。」張旭嵐表示,關稅戰將導致物價上漲、通膨壓力仍未解除,除非出現「系統性風險」如大量失業、消費緊縮導致通縮,否則短期內台灣房價僅是修正,而非大幅崩跌。
張旭嵐指出,對於有長期自住需求者而言,此時不妨持續看屋、耐心等待價格出現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