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進場了?美國缺電危機浮現!電力股火熱搶手、迎AI與基建5大利多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近期「拋售美國」氛圍升溫,美股與美債雙雙走弱,唯獨公用事業類股表現抗跌。投信法人指出,全球電力需求正快速成長,未來10年內增速將是整體能源需求的6倍。從氣候去碳化、AI發展,到電網汰舊換新、產業用電與生活剛性需求上升,都讓美國電力基建迎來前所未有的超級周期,相關電力股也成為市場新寵兒。
市場專家分析,美國內需產業具備天然優勢,特別是電力行業,不僅擁有特許經營權,更呈現寡占態勢。在AI應用快速擴展、民生與工業用電需求暴增下,電力基礎建設投資明顯升溫。加上氣候變遷、去碳化政策推進,企業併購頻率提高,電力股不再只是穩健型資產,更有潛力晉升為公用事業的成長明星,進而觸發長線投資熱潮。
新光美國電力基建ETF(009805)經理人劉恆誌指出,自2023年AI浪潮來襲後,美國電力需求急遽攀升,導致供需緊張局面浮現。美國勞工統計局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初,電價自1980年以來累計上漲達237.7%,漲幅遠超石油,顯見用電已成強勢剛需。隨著製造業回流、美國AI場景落地愈廣,未來5至10年電力缺口勢必擴大,推升電價與電力相關企業股價。
ICE數據顯示,過去5年美國電力基建指數穩定成長、年年繳出正報酬。即便面對川普關稅政策變數、美股波動,美國電力產業仍因內需導向、特許經營優勢持續受到青睞。AI資料中心成為推升電力需求的關鍵要角,根據統計,美國是全球AI資料中心新增量最多的國家,其用電量甚至高達傳統資料中心的6倍,足見未來電力市場潛力無窮。
新光投信量化投資部主管詹佳峯表示,AI擴張與製造業回流雙重推動下,美國電力需求將長期攀升,缺電恐成常態。即便政府加快能源基建腳步,但中長期供需失衡仍難以立刻解決。從汽車、家庭供暖到工業系統,用電需求全面上揚,反倒讓近期股價拉回的電力類股出現甜蜜買點,正是逢低佈局ETF或相關電力企業的好時機。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網喊炒過頭一堆冤魂?電子五哥3檔逆勢收紅 「這AI妖股」險慘跌停…投資人:有慘戶就是空
創9年新高!矽光子「這檔」公布3月營收 年增102.5%
公公盤中紅!AI概念股股價狂飆…台積電、鴻海開漲 「它」遭下修目標價還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