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位無人機鏈 台廠奪先機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全球去紅供應鏈的趨勢下,各國創造出龐大無人機市場,在政府政策大力支持下,台灣可望加速成為全球無人機供應鏈的關鍵一環,科技大廠積極卡位。中光電(5371)智能機器人和神耀科技都拿到國防部標案,今年陸續出貨,佳世達(2352)也持續耕耘,期望未來幾年開花結果。

根據Forecast International的無人機市場報告預估,2023至2032年間,全球無人飛行載具市場將快速成長。預計未來十年內,商用無人機數量將超過8,554萬架,總產值達585億美元;軍用無人機則預估約5.6萬架,總產值高達540億美元。

在經濟部推動之下,去年集結廠商成立「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漢翔董事長胡開宏擔任聯盟主席,其他包括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神耀科技、經緯航太、雷虎、亞航、長榮航太、佳世達等七家整機業者,共同擔任聯盟協同主席。

其中,聯盟成員包括台灣整機和零件業者多達100家以上,串聯無人機上、中、下游的各供應鏈業者,結合產、官、學、研的專業知識與人才,涵蓋從原物料、設備、研發、生產製造到組裝等各環節,建立完整的產業供應鏈,打造台灣無人機製造能力和自有品牌。

聯盟致力於打造無人機產業資訊共享的平台,透過產業交流合作及技術創新,建立自主可控技術的非紅供應體系。面對具潛力的海外無人機市場,也積極參與國際產業交流活動,以提高台灣無人機產業的國際能見度,政策明確目標預期在2028年,將台灣的無人機產值10倍提升至300億元,具備月產能1.5萬架的實力,並成為亞太第一個無人機民主供應鏈中心。

神通集團有電池與精密機構、軍規電腦、光學鏡頭、地面導控、GPS技術,可以提供一條龍客製化服務,並具備系統整合與維運能力。2023年已將無人機部門分割成立為神耀科技,專注軍工業務發展,去年成功拿下國內目獲型、監偵型無人機標案。

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是去年國防部無人機標案大贏家,在美國也跟客戶Teledyne FLIR合作商用、警消應用開發,歐、美、日等地都客戶正在洽談當中,整機之外,模組、遙控器等其他相關生意也在進行當中。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成大手筆 大陸蚌埠建新廠
三引擎催動 金居Q4獲利衝
台光電建新廠 擬發可轉債籌資3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