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長聯科技誕生!長佳智能與群聯攜手開發AI照護機器人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長佳智能(6841)與群聯(8299)宣布共同成立長聯科技,將以群聯的獨家專利AI平台aiDAPTIV+為基礎,開發AI醫療照護機器人,預計首款機器人將於明年上市。此外,長佳智能還宣布其自主研發的「腦中腺偏移檢測系統」正式通過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的醫療器材認證。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後疫情時代台灣護理人員的離職率急劇上升,醫院護理人力缺口已從疫情前的4.5%增至目前的6.5%,缺口仍在持續擴大。預計到2030年,全台護理人員需求將高達26萬人,而現有執業人數僅18.6萬人,缺口可能超過7萬人,全球護理人力缺口更高達1000萬人。此外,護理相關科系的招生人數逐年減少,問題愈加嚴峻。
傳統的照護機器人,由於技術限制,僅能執行低階、單一的照護工作,難以普及。然而,隨著生成式AI和DeepSeek的創新,過去難以實現的目標現已成為可能。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的蔡長海董事長表示,新一代照護機器人不僅能補足護理人力的不足,還能提升照護品質和病患滿意度。這要求將臨床需求、機械、電子、AI伺服器、生成式AI以及HIS系統等多方面技術融合,非單一企業所能完成。該構想得到了群聯潘健成執行長的認同,並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及長佳智能合作,開發基於群聯專利AI技術aiDAPTIV+平台的AI照護機器人。
這款機器人將具備病患生命徵象量測、衛教諮詢、導覽、送藥及智能互動等功能,預計未來全球市場規模可達數百億元。除了生成式AI照護機器人,長聯科技未來還將開發各類醫療場景下的生成式AI機器人,如搬運、清潔、消毒和手術等。
群聯執行長潘健成表示,群聯一直致力於將AI技術應用於實際場域,並藉此提升社會價值。這次與長佳智能合資成立長聯科技,將AI技術與醫療照護相結合,對解決全球護理人力短缺問題至關重要。新一代AI照護機器人將協助醫療機構提高服務效率,並通過智能互動和精準分析,提升病患的照護體驗。群聯的專利AI方案aiDAPTIV+可根據不同醫護場景微調專屬AI模型,確保機器人能夠準確回應臨床需求,並適應多變的醫療環境。潘健成相信,憑藉群聯在AI運算與儲存領域的深厚技術,結合長佳智能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醫療專業,長聯科技將能開發出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AI醫療照護機器人,為台灣及全球醫療體系帶來革新。
長佳智能的「腦中腺偏移檢測系統」是用於判斷顱內壓升高、出血和腫瘤等急重症的重要AI工具,能夠協助醫事人員在黃金搶救時間內快速判讀影像,提高診斷效率。至今,長佳智能已獲得45項國內外醫療器材許可,包括13項美國FDA、17項台灣TFDA、5項泰國、5項馬來西亞、4項越南及1項新加坡的許可證。長佳智能在獲得美國FDA及台灣TFDA醫療器材許可證方面,位居台灣公司中占比最高。